花上千染發翻車后,這屆年輕人決定成為野生Tony
盡管每天都有人在“燙頭失敗組”哭喊染發翻車的經歷,社會還有許多人對發色獨特者指指點點,無數年輕人們還是前赴后繼地嘗試染發,在解放發色的同時,也試圖解放天性。
責任編輯:劉韻珊
(IC photo/ 圖)
前段時間,英國王室成員哈里王子出自傳《備胎》自曝王室秘密,讓自己及王室不堪的一面公開于世,許多英國人因此大罵其“Big Dumb Ginger”(姜紅頭大蠢貨)。
在歐美文化圈里,Ginger(生姜)并非一個中性詞,而是被用來歧視紅發者??贪逵∠笳J為,紅頭者脾氣火爆、有暴力傾向、沒有靈魂,許多天生紅發的人因此被嘲笑。這種發色攻擊不僅存在于歐美社會,在普遍黑發的中國社會中,擁有與眾不同的發色也會引起他人的議論和攻擊。
早在90后正青春時,留著五彩頭發的人常被歸類為“非主流殺馬特”。十幾年過去了,隨著社會對發色的接受度變高,更多發色逐漸進入主流文化,與發廊小妹、殺馬特、不正經等詞語脫鉤。
如今,跟隨潮流染發,通過特立獨行的發色宣告進入叛逆期的成年人已經越來越多了。
疫情之后,發色是個性追求的主戰場
隨著染發變得普遍,染發市場也“水漲船高”,市場規模早已突破200億,理發店數量超135萬。在消費畫像上看,女性消費更多染發用品,而男性的貢獻正逐漸增大,Z世代和小鎮中老年哪怕代際差異大,也都同樣愛好染發。
疫情后,更多人打開染發的大門,新晉打工人小晴便是其中一名。大二網課期間,在家無聊之時,她便琢磨著給自己染些不尋常的顏色:“反正也總是待在家里,染壞了也沒人看見,就當練練手了?!?/p>
有了第一次染發,就會有第二、三次,由于頭發過段時間會掉色變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