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堅的2023年度好書
圣人不是少數幾個,得道成圣這條路對每個人敞開。真理在思的過程中敞開,就像在黑暗的洞穴里挖礦,忽然,蹦出一顆寶石。
責任編輯:邢人儼
《近思錄集解》,【宋】朱熹、呂祖謙編撰,【宋】葉采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月
“近思”一詞來自《論語》?!?nbsp;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拔粗家?,夫何遠之有?”“君子思不出其位?!薄熬佑芯潘迹阂曀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無邪”……
春秋戰國是一個思的時代,獨立思考盛行,出現了一批中國最偉大的思哲。哲學家這個詞對他們來說太小了,太狹隘了。那種思不是西方的思辨,而是詩思。他們是用漢語這種詩性語言完成的思。的確也為世界文明奠定了一個方向,一種亙古不息的思路,一種存在方式。
中國歷史最輝煌(輝煌,我不在勝利、成功之類的含義上用這個詞,而在對生命的解放的程度上用這個詞)的時代都是思的時代。春秋(孔老莊墨荀公孫龍),漢(董仲舒、揚雄),魏晉南北朝(劉勰、《世說新語》那些人),唐(韓愈、柳宗元),宋(理學就是一場偉大的思),明(王陽明及其弟子),“五四”等等。
孔子沉思了殷周,他的結論是:“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近思錄》是朱熹、呂祖謙對宋代四位思哲——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的語錄編選,“時則朱子與呂成公采摭四先生之書,條分類別,凡十四卷,名曰近思錄”?!督间浖狻穭t是“采(葉采)年在志學,受讀是書,字求其訓,句探其旨,研思積久,因成集解?!比~采“切問近思”,闡微發隱,也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宋之所以是那樣一個時代——“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陳寅?。嫉慕Y果。
“五四”是一場語言革命。胡適思考了漢語:《文學改良芻議》?!氨匾舱酢?,他繼續的其實是孔子之思:“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薄懊徽?,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鼻逡越?,中國之思停滯,八股文令漢語愈來愈僵硬、名不副實,陽奉陰違,巧言令色鮮矣仁?!拔逅摹笔且粓鰧h語的解放、激活。但是這場思并未深入,戰爭中斷了思?!拔逅摹毕氲街袊鴤鹘y的負面,對其合法性則思之不多。標準答案式的應試教育則難言為思。
宋代的科舉不像晚清那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