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陌生人來輔導人生嗎?
人生教練(life coach)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21世紀初逐漸傳入中國。他們承接的客戶話題涉及職場、人際關系、家庭關系、個人成長等方面。人生教練市場目前缺少統一的行業標準制約,若要長遠發展,需要更多規范管理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陳雅峰
人生教練不指導人生
“什么是人生教練?”“人生教練是人生導師、心理咨詢師,或是職業咨詢師嗎?”打開人生教練從業者的自媒體科普文章,這些是經常需要澄清的問題。運營著人生教練商業化平臺的Alina霖子總結,“人生教練不是導師,不會去引導;人生教練不是心理咨詢師,不解決心理疾??;人生教練不是商業咨詢師,不會告訴你該怎么做?!?/p>
ICF(國際教練聯合會,業內權威的全球性教練資質認證組織)將人生教練定義為客戶的“陪伴者”,這個陪伴者“在一個發人深省且有創意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激發客戶的個人或職業潛能”。在教練實踐中,激發潛能的互動過程就是“對話”。
Alina霖子指出,教練幫助客戶們紓解心中困擾的對話,“一般會用到GROW模型?!贝四P陀筛吖芙叹毿袠I先驅約翰·惠特默于20世紀80年代晚期建立,GROW代表對話四個步驟的關鍵詞的首字母縮寫:目標(Goal)、現實(Reality)、方向(Options)、行動(Will)?!翱蛻暨^來,我們會先確定這場對話他希望實現的是什么,他的議題是什么,這就是詢問他的目標。接下來,我們了解他的現狀,了解目前是什么阻礙了他。最后是幫他落實到行動計劃,他希望用怎樣的方式去實現目標?!?/p>
但Alina霖子認為,這只是最基礎的教練對話技術?!罢嬲唠A一點的對話,我們會放下這些工具,傾聽這個人語言背后的行為模式、思維、信念,關注他內心想要的東西。教練像一面鏡子一樣,照見客戶,提供客戶自己可能沒有察覺到的視角?!?/p>
傾聽、反饋、提問,這是人生教練們在對話時的主要動作,他們也把“不主動給建議”視為職業美德。教練工作的禁區,就是直接提建議,指導客戶的人生。ICF教練技術課程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訓練傾聽能力,壓住好為人師的沖動。申請教練認證時,需要上傳自己的對話音頻,在此過程中主動給顧客提建議,則無法通過考核。
關于人生教練和咨詢的區別,Alina霖子這樣解釋:“做教練,即使有客戶尋求建議,我首先要關注的還是客戶這個‘人’,這個人本身,之后才是事情的解決。如果我只是商業顧問,我的重點,就是給出解決方案:通過關注市場上缺口是什么、賣產品如何賺錢,來幫助客戶打造品牌,快速變現。我現在是創業方面的人生教練,我首先要做的,是幫客戶進行深度探索:‘我為什么要做個人品牌?’‘做了之后我想實現的是什么?’‘做成這個品牌后的我與現在的我有什么不一樣?’‘如果品牌成功了,我會成為誰?’”
ICF認證體系內部的教練,也有不同派別。Alina霖子平臺上的職業轉型教練Shirley介紹,Alina霖子所在的是埃里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