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四日,寒夜中的積石山村莊
羊圈里,三十只羊挨著九個人。塑料棚不能生火,半夜實在冷,董成就跑回出租車打開暖風。
火堆旁,年輕人在后,老人在前,正面烤一下,背面涼了,再轉過去,來來回回坐到天亮。
危房中,躲風的人們擔心余震。睡覺時耳朵碰到床板上,就能清楚聽到地震的信號。
責任編輯:譚暢
2023年12月21日夜晚,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路邊烤火過夜的村民。林塵|攝
自從地震后,出租車司機董成很少再合眼。積石山縣城里的房子裂了大縫以后,一家人索性開車駛向五六公里外的山區,將就在朋友家的羊圈里,夜夜如此。
那是一個塑料羊棚,三十只羊挨著九個人密密實實地擠在一起,大棚里不能生火,半夜實在太冷就跑回出租車打開暖風坐一會兒。坐到天亮繼續出車。
寒夜最難熬。2023年12月22日,多位在積石山縣實施救援與救助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仍有一些村子沒有帳篷,取暖御寒成為難題,帳篷相對其他物資更缺乏。
據央視新聞12月22日報道,積石山6.2級地震抗震救災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現場排查搜救工作已經結束,經反復核查確認無失聯人員,工作重心正全面轉向受災群眾安置和受傷群眾救治。
帳篷、火堆、私家車
“大河家鎮里的安置點已經很好了,很多物資都被運到這里了?!?0日,一位在大河家鎮安置點——文化廣場等帳篷的村民云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距此不遠的大河家村,物資仍較匱乏,還有很多村民夜夜圍著火堆將就。
傍晚時分,寒氣從地面滲出來直透過鞋底,云婷冷得跺腳。她懷里抱著一個感冒的孩子,身邊一個鼻尖紅紅的小男孩抬頭問她:“媽媽,今天我們住哪兒?”
云婷說,大河家村的房屋損毀嚴重,成為不能居住的危房。在她發給南方周末記者的視頻里,包括老人和孩子在內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