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室后裔”“北大心理學學士”完顏慧德引爭議:誰制造的流量狂歡? | 快評
完顏慧德能夠走紅,除了“心理咨詢”的“專業人設”之外,其濃重方言味的普通話,在網絡傳播中以其“諧音”獲得了二次傳播的神奇效果,引得網友紛紛“模仿”“二創”,收獲不少娛樂效果。網友的關注早就已經不是沖著“心理咨詢”的服務而來,而是將她的視頻變成了一個混雜著“審丑”、嘲諷、諧謔、搞笑、模仿、“找樂子”等多種情緒的流量出口。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來,以“感悟心理學”“諧音熱?!弊呒t網絡的“心理咨詢師”完顏慧德,遭遇了大面積的爭議。有網友質疑其學歷和姓氏造假,有人稱其“用北大的名義斂財”,也有人質疑其“心理咨詢”不夠專業、只是一些東拼西湊的心靈雞湯段子,在網上打著“心理咨詢”的名號賣雞爪,等于是服務上“貨不對板”。
近期在抖音官方紀錄片《生活閃亮時2023》里,完顏慧德集中回應了網友的這些質疑。她首次曬出北大自考學歷證書自證清白,“這些都是在詆毀誹謗”。圍繞著完顏慧德的人生歷程,網友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其“出身山村,五歲喪父,被母拋棄,自考本科”被譽為是“2023年真正的《我本是高山》”,成了一部真人版勵志大片,為她帶來了新一波的流量與影響力,也帶來了更多的爭議與質疑。
圍繞完顏慧德的種種爭議,其實可以化約為兩個層次上的問題。其一,網友對其學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