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鈞鵬 | 2023年的十本枕邊書
睿智的貝克爾耐心地告訴我們,我們在收集數據時太容易犯錯誤了,而不對這些錯誤進行反思,就不可能做出好的社會學。
責任編輯:劉小磊
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李鈞鵬。資料圖
我看書很雜。因為平時備課、寫論文的壓力很大,我的床頭柜上和枕頭邊總是堆著幾十本書,每天晚上坐在床上看閑書對我來說是最“解壓”的時刻。下面是我2023年印象比較深的十本枕邊書,皆為中文新書。
1.《證據:如何用數據說話》
[美]霍華德·S.貝克爾著,王飛譯,后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3年9月
2023年去世的霍華德·S.貝克爾是以符號互動論為理論取向的第二代芝加哥社會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我極鐘愛的社會學家。他的主張似乎與學術界的潮流背道而馳:寫短句子,而不是長句子;要讓讀者看得懂,而不是故作高深;理論是伺候人的,而不是以構建復雜的理論為目的。這本書開篇的故事就摧毀了我們大部分社會科學從業者對自身“科學”事業的盲目信念。睿智的貝克爾耐心地告訴我們,我們在收集數據時太容易犯錯誤了,而不對這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