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不惑的底線,選擇做最值得的自己
2023年冬日的一天清晨,一對情侶在深圳灣等待日出。
2024年的第一束陽光正在深處積蓄,我們——生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也即將迎來創刊四十周年。按照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中國人的平均年齡也大約四十歲。
“四十”而“不惑”,前者是這份新聞紙與吾國吾民的微妙同頻,后者是我們念茲在茲的自我期許。
我們誕生于改革開放初啟鵬程的春天里,現實百廢初興、百舸爭流,未來充滿未知、諸多困惑。也正因如此,穿越惑與不惑的邊界,求索東方古國現代文明進步的答案,內蘊于我們的基因與使命。
四十年來,我們尋刻著一個民族走向復興的經緯坐標,記錄著無數個體命運的跌宕起伏;我們追求真、歌頌善、呈現美,我們抗拒假、斗爭惡、暴露丑;我們持續見證、訴說并努力參與那場壯麗的春天的故事,又從那個故事中汲取無窮力量,讓我們在面對未知與困惑時,絕不背離自我的基因與使命:在這里,讀懂中國。
2023年4月29日,在濟南地鐵3號線稻香站,中鐵十局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弱電系統通信專業電(光)纜支架安裝作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