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3,電影業在復蘇
轉眼,又是一年。
在2022年的院線片回顧里,化繁為簡只一句:不容易。到2023年,盡管電影行業仍然面臨種種不易,但市場在艱難局面下緩緩前行。不管是主動的或被動的,都值得我們樂觀一些,因為一切“在復蘇”。
眼下,最珍貴也最缺乏的情緒是樂觀。電影創作與現實氛圍交相呼應,就好像《流浪地球2》的臺詞,拿出來仍然鼓舞人心:“我相信,人類的勇氣可以跨越時間,歷史,當下和未來?!?/p>
情緒之外的變化,也值得欣喜。截至2023年12月26日,中國電影票房為534億元,這是2020年以來,全國票房再度回到500億門檻以上,盡管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最高位,但市場水溫在升高。另一個數據,是今年票房前十名全部是國產片,撇去主觀審美和客觀的進口因素,觀眾實實在在用錢在投票。
數據截圖來自:貓眼專業版
年關歲末,我們借十部電影回顧2023年,這不是一份十佳國產片指南,而是我們對一個行業的片刻停留和記錄,以及又一年變化的參照。
(以下影片,按上映日期先后排序。)
《流浪地球2》,1月22日上映
2019年的春節,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橫空出世,它享受到極高的贊美和期待,被推到中國歷史票房第五,行業內和評論者更是興奮,認為它將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作為電影工業最重要的類型之一,科幻片的意義不限于電影本身,它更是行業硬實力的成果展示。因此,《流浪地球》之于行業的意義,超出電影本身。
然而,元年之后,一片狼藉。
時隔4年,郭帆導演的續作背負著更高的期待壓力,卻穩穩地接住了。在豆瓣上,《流浪地球2》的評分甚至高過前作。我無法拆分原因,哪些是續作的優秀,哪些是同行的襯托。
在更充分的資源支持下,立足本土原創的郭帆團隊,發揮出更大的想象力。無論是太空電梯,或者是月球瓦解,恢弘壯闊的科幻奇觀一個個落實在銀幕上。
而關照到戲外的社會情緒,比科幻元年更大的共鳴,來自復蘇元年的樂觀鼓舞,我想這也是續作高分的原因之一吧。
《深?!?,1月22日上映
假如2023年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