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那篇報道是人生的一個拐點丨不惑 2024

“就像一頭牛,鼻子上拴了無數的繩子,腿上、尾巴上也都是繩子,誰都去拉扯它。我們說農民沒有自主性,鄉村的干部有自主性嗎?”

(本文首發于2023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不惑)

責任編輯:錢昊平

李昌平(農健/圖)

李昌平自稱是一個“笨人”。

40歲時,他對中國農村的發展有遺憾、失落甚至是憤怒。二十年過去,農村面臨的復雜問題不再如昨,已屆花甲之年的他想法卻未曾變過。

人生的前半段,他在湖北的鄉鎮工作,“三起三落”,先后4次擔任鄉鎮黨委書記,直到37歲那年離開。

2023年12月初的北京,已是一片蕭瑟,在中國鄉村規劃設計院(簡稱“中國鄉建院”)辦公室,李昌平簡單介紹了公司的現狀,這距離他第一次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已有23年。

2000年2月10日,在湖北省監利縣棋盤鄉剛當了兩個月黨委書記的李昌平,在午夜提筆,要向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傾訴在基層工作17年攢下的“心里話”。

“我要對您說的是,現在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比芎?,一封四千余字的信被寄去北京。同年8月24日,李昌平的名字出現在《南方周末》頭版,“鄉黨委書記含淚上書,國務院領導動情批復”的故事引起國人共鳴。

《南方周末》2000年8月24日刊頭版

世紀之交,農村改革如火如荼,寫信的人卻選擇了離開。

在40歲的關口,李昌平南下又北上,工作換了又換???0歲時,李昌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