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棠的2023年度好書

詩歌不允諾救贖,那是欺騙,但詩歌與廣大“無用”之物一起屹立在世界的廢墟之上,成為永存的家鄉。

責任編輯:邢人儼

《聾啞劇院之夜》,【美】伊利亞·卡明斯基著,王家新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年7月

《聾啞劇院之夜》,【美】伊利亞·卡明斯基著,王家新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年7月

卡明斯基詩劇《聾啞劇院之夜》,是關于一個二戰時期烏克蘭的虛構小鎮的聾啞人木偶劇團和居民起義的故事,因為詩劇的特質,使得文本在虛構與史實之間的游離游刃有余,讓讀者恍兮惚兮不知此夕何夕——

因為里面殘酷的世界呼喚你把自己民族經歷的苦難代入,同時詩的語言又警醒著你:世間的苦難有細微的差異,而我們要辨識這個差異,使苦難不流于號哭和數據。譯者王家新引用本雅明在論卡夫卡時所說的話:詩人在這里要做的不是“以童話來對付(歷史和)神話中的暴力”,而是如科倫?麥凱恩所說“闡釋并照亮我們共同的聾啞”。

群眾造就抗爭者,也戕害抗爭者,這個永恒的悲劇以詩演示,則獲得了一些額外的可能性:也許是希望的卑微化身。而所謂群眾,它們依然是滋生抗爭的沃土,詩人保留著這點空間給與未來。而在這之間,聾啞狀態由否定變成積極的拒絕,是不屈的火種。

你還活著,我對自己悄聲說,因此有些東西在你的傾聽里。”此乃本書的要義,也是所有幸存者的要義,這里的“說”和“聽”因為物理上的不可能,引導我們前往更形而上的理解?!?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 STKaiti;">聾,像警笛一樣在我們中間穿過。”這樣的悖論詩句不但是金句,還是對思考切實的痛擊。

當然,在2023年閱讀此書,加上過去近兩年烏克蘭的戰爭背景,我們還是無可避免地要面對現實炮火的震耳欲聾。書中反復出現的這句:“什么是一個孩子?/兩場炮擊之間的寂靜。”已經成為卡明斯基代表烏克蘭人對整個世界的質問。還有更溫柔的:

開始了:我看見我的國家的藍色金絲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