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里的這種致癌物,你常吃的薯片和面包也有

咖啡在加工過程中產生低含量丙烯酰胺對人類健康影響有限,不能拋開劑量談毒性。

多項研究表明,由于咖啡豆研磨粒徑不同,土耳其咖啡、意式咖啡、美式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依次遞減。與現磨咖啡相比,速溶咖啡丙烯酰胺含量水平也更低。對于咖啡來說,抑制丙烯酰胺最好的方式還是控制烘焙時間和溫度。

韋慶益等學者匯總過往研究,發現薯片中所檢測到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之后依次為面包、咖啡和餅干?!坝斜匾雠_相應監管措施,督促企業改進食品加工工藝和條件、探索減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途徑?!?/blockquote>

責任編輯:曹海東

對于咖啡來說,抑制丙烯酰胺最好的方式還是控制烘焙時間和溫度。視覺中國 | 圖

丙烯酰胺,一種熱加工食品中熟悉又陌生的危害物“熱了”。

2023年12月初,福建省消委會聯合福州市消委會發布《2023年現制現售咖啡比較試驗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福州市59款現制現售咖啡中檢測出低含量丙烯酰胺,樣品涉及20個市面主流品牌。

咖啡中含有致癌物的說法并非第一次出現。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洛杉磯高等法院2018年裁定,由于無法提供確切的證據證明咖啡烘焙中產生的丙烯酰胺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星巴克等90家售賣咖啡的企業必須給當地售賣的咖啡產品貼上致癌警告標簽。

丙烯酰胺1994年即被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為2A類致癌物,常出現于咖啡、烤薯片、烤面包中。2023年7月,阿斯巴甜被IARC列為致癌物,曾讓含阿斯巴甜的零度可樂一度陷入同樣的輿論漩渦。在IARC的評估中,丙烯酰胺和阿斯巴甜一樣,致癌等級都是2A——對實驗動物致癌證據充分,但對人類致癌的證據不足。

《報告》發布后,福州市消委會提醒,丙烯酰胺有致癌的可能性但也不一定致癌,目前國家對食品中丙烯酰胺限量沒有明確的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