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奧本海默傳》作者凱·伯德:“仍有一些人類可以做出的選擇”

“說今天中美、美俄存在所謂‘冷戰’或‘冷和平’,是非常短視的。譬如說到對核武器的管控,我認為中美俄三國達成一致意見是可行的。在轟炸廣島后的第54個月,奧本海默在費城發表過一個演講:核武器是用來侵略的武器,不是用來防衛的;它也是用于恐怖主義的武器,使用它的唯一目的就是制造恐怖?!薄澳惚仨殕栕约阂粋€問題:日本人輸掉戰爭是因為原子彈嗎?我會說不?!?br />
“美國擁有那么多杰出的科學家,卻沒有受人尊敬的科學家來給公眾指導和建議。為什么變成這樣?原因之一就是奧本海默在1954年所遭遇的——他在“袋鼠法庭”(指“不公正的非法法庭”)上被公開羞辱。這向整整一代美國科學家發出一個信息——呵呵,你得小心點,最好待在你狹小的專業領域內,不要妄想進入公共領域來談論政治和政策,否則你就有可能被毀掉?!?/blockquote>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周建平

凱·伯德 圖/沈煜

凱·伯德 圖/沈煜

2023年5月,電影《奧本海默》全球公映的兩個月前,凱·伯德被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邀請到好萊塢。到達洛杉磯的第二天上午10點,諾蘭把他帶進一家IMAX影廳,里面空無一人。諾蘭讓他坐在影院正中的座位——那是諾蘭的專座,然后悄然離開,讓伯德不受打攪地獨自觀賞。

“當時,我情感上受到的沖擊很大。我一邊看,一邊想起馬丁,如果他也坐在這里,會有怎么樣的感受?!瘪R丁·舍溫是伯德撰寫人物傳記《奧本海默傳》的合著作者,他自1980年起為該書進行地毯式采訪、調查、資料收集,耗盡20年光陰。2021年當伯德和諾蘭首次就電影改編會面的兩周后,85歲的舍溫因病去世。

電影放映結束后,伯德向走廊盡頭的諾蘭走過去,給了他一個擁抱,輕聲說:“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我希望它能拿到奧斯卡獎!”

2023年7月15日,美國紐約,導演諾蘭(左)和凱·伯德出席電影《奧本海默》放映活動 圖/視覺中國

2023年7月15日,美國紐約,導演諾蘭(左)和凱·伯德出席電影《奧本海默》放映活動 圖/視覺中國

2023年12月底一個濕冷的下午,在上海的中信大方,伯德向《南方人物周刊》記者回憶起18年里三次流產的電影改編、與諾蘭合作的始末,以及對老友、搭檔舍溫的懷念。

人物傳記之外,伯德的研究專長是原子彈爆炸、美國-中東政治問題。自4歲起,他就跟隨當外交官的父親,輾轉于耶路撒冷、特拉維夫、沙特、開羅、黎巴嫩等中東國家和城市,童年充斥著槍聲、爆炸聲和鐵絲網。20年的戰火親歷,使得他對戰爭、沖突、地緣政治問題異常敏感,為人類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卻始終抱有明亮的心態。他認為人類是可能有更好的和解方案的。

面朝窗外陰綿的冬雨,我們進行了一場關于核武、冷戰和歷史可能性的碰撞式交流。

《奧本海默傳》,中信出版集團

《奧本海默傳》,中信出版集團

奧本海默太天真了嗎?

南方人物周刊:原著里所展示的奧本海默和其他人物,都有極其復雜多面的個性,你認為電影呈現了角色的這種內在豐富性了嗎?

伯德:是的,我認為電影在這方面做得很成功。尤其是扮演奧本海默的基里安·墨菲,他把握了這個人物的那種內在緊張感,你知道,奧本海默個性非常強烈、充滿能量。我認為墨菲也把握住了他的嗓音、他說話的方式。你知道奧本海默是非常雄辯的一個人,他能夠隨時上臺做演講,他是自我訓練過的,不需要任何提綱就能即興演講,而且他的嗓音具有一種魔力。我認為墨菲把握了他嗓音里的某種精神特質。

導演諾蘭(右)與飾演奧本海默的演員基里安·墨菲在拍攝現場

導演諾蘭(右)與飾演奧本海默的演員基里安·墨菲在拍攝現場

南方人物周刊:諾蘭和墨菲確實做得很棒。但作為原著作者,通常心中標準會高于一般普通讀者和觀眾。坦率地說,你是否覺得還有些部分可以有更好的提升呢?

伯德:正如你說的,電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功。當然,電影沒法面面俱到,譬如沒有涉及他的童年,他所享受的特權,以及他在1954年聽證審判之后的人生等。你不能從電影里得知那一部分,那也是故事里有趣的部分。你知道一部電影沒法涵蓋所有,否則它時長可能會是24個小時。

當你寫傳記時,你不得不對材料做取舍。電影創作者則要做更艱難的選擇。在我看來,諾蘭在選擇把故事的哪些部分放入電影時是非常有智慧的。整部電影聚焦在兩件事上:一是原子能的科學發現和制造原子彈的勝利,奧本海默取得了勝利;另一個是“二戰”結束9年后他個人的遭遇,他接受安全聽證會并被剝奪安全許可證,隨后聽證會的作證內容被人泄露給《紐約時報》,他被公開地羞辱、被毀掉了作為公眾人物的聲名。所以,這個故事的核心部分是奧本海默的勝利和之后的命運墜落,那就是書的重心。

諾蘭很清楚必須把這兩個層面的故事放進電影里。其中,最重要的是安全聽證會。

《奧本海默》劇照

《奧本海默》劇照

南方人物周刊:電影最終推出的時機很好——某種意義上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世界和奧本海默的時代越來越接近了。奧本海默尤其推崇另一位世界級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在“二戰”末期提出的“開放世界”理念。玻爾在科學界最早提出國際核技術透明和核武器管控的想法,認為這會讓世界在戰后避免軍備競賽。奧本海默在“二戰”后孜孜不倦、竭盡所有地推廣玻爾的理念,并試圖影響美國政府的公共和外交政策。說實話,你認為歷史真有可能朝他們倆希望的方向走去嗎?

伯德:你是問歷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