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術中疼痛戰斗,不只是醫生的職責

在手術這個緊張的戰場上,醫生和患者本是共同對抗疾病的戰友。術中疼痛分化了這種合作,它讓患者感受折磨,卻把解開折磨的鑰匙留給了無法感同身受的醫生。要減少術中疼痛引發的醫患矛盾,很關鍵的一點在于做好術前談話。

責任編輯:陳雅峰

圖 / 視覺中國

圖 / 視覺中國

2023年12月19日,微博傳出貴港愛爾眼科醫生在手術臺捶擊82歲患者頭部的視頻,引發輿論關注。據醫院方面的聲明,事件發生在2019年12月12日,患者只能聽懂壯語,在局部麻醉手術過程出現了不耐受的情況,頻繁轉動眼珠和頭部,試圖用手觸摸眼部,醫生為避免感染,情急之下用手捶壓提醒患者,并無傷害患者的惡意。目前,涉事醫生已接受停職調查。

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如果因麻醉效果不佳或其他心理因素,出現疼痛感和體動,醫生怎樣的操作才是合理有效的?手術緊張的幾個小時,由認知和感知差異巨大的醫患雙方合作完成。更有效的術前溝通、術中換位思考,也許是彌合這種撕裂的一種方式。

未消除的疼痛

1846年,使用乙醚作為全身麻醉劑的拔牙手術在波士頓公開展示,并取得成功?,F代麻醉的使用歷史從此開啟,人類摸索出了戰勝手術疼痛恐懼的可行技術。

在當下的麻醉學體系中,麻醉方法大致可分為全身麻醉、區域阻滯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適用于大型手術,患者術中進入無意識狀態。區域阻滯麻醉和局部麻醉操作更簡易,多用于小型門診手術,患者術中保持意識清醒。局部麻醉手術不用配備麻醉醫生,由主刀醫生即可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麻醉劑并不能完全確?;颊咴谝庾R清醒的手術中被免除所有疼痛。天主教魯汶大學牙科教授F.Vinckier的一項研究指出,7%的局部麻醉手術曾出現過麻醉劑失效,患者可以感受到疼痛。麻醉失效的原因,可能包括麻醉劑注射量不夠、注射區感染、操作技術問題、患者的焦慮等。東亞大學醫學系的報告也顯示,在多項調查中,脊椎麻醉手術中(一種常見的區域麻醉)患者的不滿意度在3.7%-15%之間。導致不滿的因素,主要集中于術中和術后的疼痛與不適,比如后背疼痛、惡心嘔吐、注射時疼痛等。

林珊是被局麻手術留下疼痛心理陰影的人之一。當她感到胸部的皮膚被手術刀切開時,沒有預料過的緊張和恐懼一起襲來。

作為一名心理綜合科醫生,林珊在實習階段就輔助老師操作過許多局部麻醉手術。她認為,自己早已習慣這些流程。直到2023年3月,林珊第一次以病人身份接受切除乳腺囊腫手術。剛開始她并不擔憂,“以前給病人做手術時,我看到他們沒有太大反應,我想我應該也是這樣?!?/p>

手術過程卻不如她想的那么輕松。一塊布蓋在頭上,隔開了手術操作和林珊的視線。注射麻藥時,她的精神因為針頭帶來的痛覺開始緊繃。手術切口周圍在麻醉后沒有痛覺,但林珊仍能感受到手術刀的冰冷、銳利,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