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黎納:讓流感疫苗“流行”起來丨不惑 2024
網友的注意力成為各路資本爭奪的KPI,留給疫苗科普的時間越來越少,“好像只有出現疫苗相關的負面事件時,大家才比較關注疫苗”。
責任編輯:曹海東
陶黎納
作為科普大V,陶黎納發現,幾乎再無讀者向他咨詢“李鬼”流感疫苗。
五年前的2018年冬天,一支10毫升裝、零售價約150元的“噴劑”,以流感疫苗之名在坊間悄悄走紅,聲稱得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可,還能“對付四種亞型的季節性流感病毒”。
《南方周末》2018年12月的調查顯示,這其實是一種“消”字號的消毒產品,并非正規簽發的生物制品疫苗,更無靠譜證據能證明此產品可預防或治療流感病毒。
彼時,很多兒科醫生、學者都在互聯網平臺上發聲抵制,其中就包括陶黎納?!耙豢畈皇且呙绲南緞?,疾控中心去做知情書,接種門診去推薦,這正常嗎?”曾在疾控部門工作多年的陶黎納一看就感覺不對勁,隨即將觀點轉發至網絡平臺。
回憶過往,陶黎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流感疫苗是唯一需要每年接種的疫苗,市場前景看好,消毒產品“渾水摸魚”不是一回兩回,之前很少引起媒體關注,《南方周末》2018年刊發的報道揭開了蓋子,產生了較大影響。
陶黎納專注疫苗科普近13年,2016年被評為微博十大影響力醫療大V。目前,他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