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代工藝撞上中式審美,會誕生怎樣的中國設計?

曹雪說,“要做出符合中國人需求的產品,就得真正讀懂中國?!边@種“讀”,是基于對文化深刻的理解和剖析,而不是簡單地把“中國風元素”堆砌到現代設計中。真正的中國美學,最高的境界是潤物無聲地融入到現代的生活方式中,工業產品在其中不可或缺。服裝、家具、手機、電器……美學的思維可以內嵌在每種產品里,就像那只“帶冰殼的熊貓”,內嵌著溫暖的內核,才能夠贏得來自世界的喜愛。萬物皆媒的時代,每個物都是介質,這些產品的設計,便是設計師對審美的傳遞。

中式審美掀起文化流行風潮

中國高定第一人、著名設計師郭培最近一次出現在聚光燈下,是攜“中國嫁衣”系列的高定禮服在廣州、北京等幾個城市陸續出展。14年前,她設計的第一件中式嫁衣問世。

“中國嫁衣”從一件發展成一個系列,契機是一場婚禮,新娘的婆婆特地從香港帶來一件自己50年前的嫁衣找到郭培改制,希望能夠傳給兒媳。郭培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在時尚圈多年,她比任何人都敏銳地意識到傳統技藝正在流失,但是假如更多中國人能夠在婚禮這樣重要的人生時刻選擇中國嫁衣,“就不必擔心文化的遺失、技藝的消失”。

厚重的文化成為郭培創作眾多中國設計的靈感來源,于她而言,中國文化并不需要刻意展現,早已是她創作靈感的底色,“就像血液流淌在設計者的血脈里”。當回望自己帶著中式高定服裝蜚聲國際的歷程,郭培對“中式設計”做出了這樣的解讀:“它們就是關于中國的文化,關于中國人的生活?!?/span>

在傳統文化里,中國人有獨特的審美圖騰,最典型的就是龍和鳳。在郭培看來,龍代表內心的精神,鳳代表外在的美好,內外合一,就是中國人所追求的完美。同樣是花朵,西方喜歡小碎花,而東方推崇牡丹,富貴、盛開,幾乎沒有中國人不被這樣磅礴的美麗打動?!爸袊说膶徝?,和我們這個民族歷代生活的土地有關?!?/span>

郭培把這種中式氣質帶進了她的設計里,她享譽世界的第一件高定作品“大金”就盡顯端莊大氣。耗費5萬個小時的成品,是一件繡有唐卡花朵圖案的純金色長裙,裙擺如同太陽,光芒四射,“這種光,這種溫暖,是我們中國人的信仰”。

郭培的第一件高定作品“大金”享譽世界。

多年后的今天,如郭培的期待一樣,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在婚禮上選擇中式或新中式嫁衣,也會在街頭、學?;蚴遣┪镳^身著漢服,馬面裙與時裝混搭?!澳隳芨杏X到她們內在一種很強烈的自信,這是特別好的現象?!惫嗾f。下一代人已經開始接棒繼承,卷起文化復興的風潮,而且這種風潮已經開始在國際上流行。這為年輕的設計師們帶來了光明的前景。郭培認為,中國設計的發展必須基于文化自信,而這種自信源于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我們中國人先要深愛自己的文化,你的這份深愛會帶動世界,帶動世界愛上你?!?/span>

但另一方面,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并不等同于把幾百年前的東西直接帶到今天這個時代。以漢服為例,郭培認為完全照搬古代形制的漢服其實很難切入日常生活,“服裝之所以變成今天的樣式,就是因為方便于當下的感受”。這也是她時刻牢記的原則,“設計需要融入時代,結合當代人的情緒”。

郭培與其設計的“中國嫁衣”。

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符號,即便中國設計已經邁上國際舞臺,郭培仍然在擔心,“如果今天沒有人為未來創造些什么留下來的話,恐怕一百年后想到的也是一百年前的東西?!蔽幕瘡团d固然是好事,但中國設計絕不能僅僅堅守文化遺產,而是要結合當代創新,創作出能走向未來的作品。

“繼承只是第一步,發揚才是更重要的?!惫嗾f。

中式審美要結合現代工藝表達

對于中國設計的未來將走向何處,下一代設計師有著自己的理解。但和郭培一樣,這群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延續著強烈的熱愛和責任。

vivo S系列工業設計師李夢捷認為很難把“中國審美”歸納進一個明確的條框,因為中國文化實在有太豐富的精髓:宋瓷的簡約靈動是典型的東方氣質,明代家具的硬朗線條也是中國人的共同審美,東北的紅花配綠葉,同樣是中國設計里濃墨重彩的一部分。李夢捷用“滿天繁星”來形容中式審美的多元,“很難具象到某一類,但每個閃亮的點都代表了中國設計的一個方面”。

制造業的繁榮使得工業設計,或說產品設計,越來越普遍地嵌入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時代留給設計師的新課題是,中國工業設計肩負著什么使命?背靠著五千年的文化和傳統,李夢捷覺得在中國做設計師是非常幸福的事,因為有太多可以挖掘的東西,“但是它們需要被發現,被重新表達”。

從浩瀚歷史中走出來的中國工業設計傾向于強調儀式感。譬如同樣是做茶具,西方注重的是水倒出來的溫度怎樣才能適口,中國設計師則會考慮端茶杯的姿勢和飲茶的氛圍。手機也是如此。工業化發展到今天,手機能夠提供的通信、拍攝甚至辦公的功能,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需求——當一杯水已經注入九分滿,人們還在繼續追求什么?李夢捷的答案是,人們需要從大眾消費品中找到情感和精神上的共鳴。

為了設計vivo S18系列的外觀,李夢捷和S系列工業設計團隊用了相當久的時間尋找能夠表達中國審美的東西,包括人們熟悉的梅蘭竹菊、瓷器紋樣與色彩,但都沒能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有一天早晨,團隊里的年輕設計師偶然看見陽光照在一片梔子花瓣上,突然被觸動了靈感?;ㄟ@個元素,在中國傳統文化里一直有著吉祥美好的寓意,于是想要傳遞祝福給用戶的設計師們,最終將花瓣設計成為S18系列背殼圖案的雛形。

要呈現繁花似錦的概念,絕不能僅僅提取花瓣的紋樣直白地放在手機上,那就會失去中式審美的意境。S系列工業設計團隊重新拆解了花瓣的結構,通過浮光雕花工藝在機身營造出“綻放”的動態紋理效果。這得益于光刻膠工藝的轉移,其實這種技術最早應用于芯片的制造,卻為手機的外觀設計帶來了新的創意空間。不同于普通手機使用的光面或啞面玻璃,S18系列采用了云錦玻璃,使背板光澤璀璨,又有絲滑的觸感。這是團隊在嘗試表現玻璃的肌理感時做出的創新。

vivo S18系列“花似錦”配色。

此外,在常規認知里,最大眾化的花瓣是粉色,但S系列工業設計團隊不想做出同質化的產品,于是從青花瓷等經典中式元素中找到了那種“藍白相間的調調”。一抹傳統的“中國色”,搭配浮雕的質感,傳統與現代形成了完美的統一,“優雅清冷的感覺一下就出來了”。

如此執著地在中式審美和工藝技術之間尋找契合點,是因為設計師的理念由始至終,一脈相承,“中國元素要結合現代表達”。在設計S16系列時,團隊想要傳遞出的中式審美是“溫潤如玉”的質感,玉質玻璃讓背板還原出玉石的色澤和潤感,而光致變色工藝則讓玉的色澤更進一步,不同環境下可以呈現兩種顏色。及至S17系列,行業首創的“粒子水墨”技術結合山水畫元素,令手機在晃動時產生流動感,呼喚著中國人內心對水墨山水的情感共鳴。

產品設計需要喚起大眾的審美認同,那是一種對中國設計的向往。S16系列上市時,許多用戶一聽到配色的名字叫“顏如玉”,立刻就能明白產品想要傳達的東西。S系列工業設計團隊由此堅信,“用戶的審美和喜好需要被挖掘”,文化自信的復蘇浪潮之中,市場對中國設計的大眾化應用有更大的需求?!笆袌鲂枰吹胶蛡鹘y元素相關又不一樣的東西?!崩顗艚菡f。而不斷進步的工業技術、可量產的工業設計,讓工業設計師們承擔起這個“挖掘”的責任。讓帶有傳統文化基因的產品走向大眾,滿足他們對文化的需要和認同。

于是,當面對“中國設計將走向何處”這個命題時,李夢捷相信,未來必將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

“我們現在做的產品、做的設計,也許會被流傳沉淀下來,當它成為經典的時候,它就是我們整個中國工業設計史的一部分,是我們中國美學史的一部分?!?/span>

中國設計需要“讀”懂中國

正在高校執教、站在培養青年設計師第一線的曹雪認為,文化不是打造出來的,而是生長出來的。

文化所生長的土壤是人,這也是工業設計與藝術家的不同之處。藝術家的作品以表達自我為目的,而設計師不能以個人好惡來判斷市場的審美,“設計師出品的東西未來會變成產品、然后變成商品,要靠市場來檢驗,所以有著精準的目標受眾?!?/span>

曹雪最廣為人知的工業設計產品是“冰墩墩”,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一度一“墩”難求。實際上冰墩墩的設計也有清晰的受眾,根據國際奧委會提供的數據,9歲的孩子是任何一屆奧運會吉祥物的目標消費者。

這印證了他一直以來對年輕設計師的忠告:“要做出符合中國人需求的產品,就得真正讀懂中國?!边@種“讀”,是基于對文化深刻的理解和剖析,而不是簡單地把“中國風元素”堆砌到現代設計中。讀懂了中國而又符合當代審美的產品,是年輕人推崇的“條漫”,曹雪常常覺得那就是長卷畫在當代的新表達。

李夢捷與曹雪探討中國設計。

“古人看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并不是鋪開來的,而是一只手卷、一只手送,形成了移動觀看的方式——我不知道年輕人有沒有想過,這和條漫之間是什么樣的文化邏輯關系。傳統文化的表達工具完全發生了變化,但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沒有變,這不是單獨拿出一個剪紙、祥云、京劇臉譜就能涵蓋的?!?/span>

真正的中國美學,最高的境界是潤物無聲地融入到現代的生活方式中,工業產品在其中不可或缺。服裝、家具、手機、電器……美學的思維可以內嵌在每種產品里,就像那只“帶冰殼的熊貓”,內嵌著溫暖的內核,才能夠贏得來自世界的喜愛。萬物皆媒的時代,每個物都是介質,這些產品的設計,便是設計師對審美的傳遞。

“設計兩個字為什么是言字旁?”曹雪用說文解字的方式剖析設計的本質,“言字旁就是表達?!?/span>

優秀的工業設計產品推動著大眾對審美的認知變化,但這種表達必須有自己的語言。年輕設計師難免走入盲目追求國際化的誤區,即便是曹雪,也在90年代追求過設計的“洋氣”。然而當他攜作品去西方,突然覺得失語,“所謂的洋氣在西方世界里消失殆盡,別人根本看不到你?!?/span>

今天的曹雪已經在中國文化的內核中創造了自己的設計語言,因此也希望學生們能善于洞察周圍的一切,“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這些都是給養,耳濡目染地影響著你?!边@些新的發現,很可能就是引領大眾審美潮流的靈感來源。對于設計師而言,創新是一生的課題,“離冰墩墩越遠,離未來就越近。設計更新換代是這個行業必須要做的事,設計永遠都在未來時?!?/span>

而落在每一個中國設計師身上的責任,就是真正讀懂中國的傳統,再用設計的語言喚醒中國人的審美。這是情懷,也是文化自信?!爸袊O計師必須向自己的過去尋找自己的未來,”曹雪說,“一百年后,人們重新回看中國美學的時候,少不了我們當代人創造的東西。包括我在內,我們要互相鞭策,一代一代地利用人們衣食住行的產品載體,去影響整個國家的審美?!?/span>

這是創作者真誠的理想主義,更是一代設計師的使命。以消費品為媒介,他們與生俱來的責任,便是推動當代大眾對中式審美的認知和向往,推動中國美學的發展和嬗變,推動中國價值觀的傳承。這個課題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但無數個像郭培、曹雪和李夢捷一樣的設計師正在各自的領域借助現代工業技術和手段引導中國設計向未來更進一步。中國設計,正在形成新的文化自信符號,為歷史留檔,亦為未來留檔。

(專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