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新政:允許球隊冠名,接受俱樂部異地轉讓
允許球隊冠名,意味著中性名政策出現松動,但冠名方不得為俱樂部股東,這就要求俱樂部向外“化緣”。
放寬冠名限制,對球隊和俱樂部肯定是利好,關鍵是大家還愿不愿意投足球。
責任編輯:張玥
一直以來,冠名費都是俱樂部的重要收入來源。視覺中國/圖
2024年1月3日,中國足球協會官網發布公告,允許俱樂部在2024-2028賽季對所屬球隊進行冠名,但不得接受俱樂部股東的字號、商號或品牌的冠名,一支球隊僅能接受一個贊助商的冠名。
過去三年,中國足協要求俱樂部和所屬球隊均使用中性名,即不含企業、品牌、商號等名稱。此外,俱樂部與球隊名稱需保持一致,如山東泰山足球俱樂部,其球隊一般簡稱為山東泰山隊。
中國足協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3年11月,中國足協與中足聯籌備組在蘇州召開了20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