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服務“走樣變形”,新規如何“精準防治”?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付衛東:調研發現目前中小學課后服務內容素質類比例不高,以學科學習活動居多。

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校長曹君:課后服務應定位為“兒童自我發展時段”,“不是上課的延續,而是孩子自主發展的陣地”。

責任編輯:錢煒

2021年3月15日,河北滄州市新華區車站小學課后服務活動中,小學生在游戲。(人民視覺供圖)

2021年3月15日,河北滄州市新華區車站小學課后服務活動中,小學生在游戲。(人民視覺供圖)

“要開設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閱讀、科學、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等”。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嚴禁強制學生參加課后服務。

通知重申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學生刷題備考、講授新課或集體補課。新規將于2024年春季學期起正式實施。

文件的發布背景,最早要追溯到2017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規定,中小學生是否參加課后服務,由學生家長自愿選擇,課后服務內容主要是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等,堅決防止將課后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南方周末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指導意見發布6年來,不少中小學課后服務內容仍以學科學習活動居多,體育、藝術、科普等活動所占比例偏小,甚至還存在講授新課等明令禁止的行為。

多位受訪者表示,要想落實文件要求,需要克服師資短缺等現實困難,也與校長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教育理念相關。

與應試教育導向有關

不是所有學校都會明示對課后服務的想法,教師需要領會校領導們話里的弦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