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金融監管體制大改革:四大變化浮現
近期10多個省份相繼召開會議,部署、動員機構改革工作,地方金融監管體制也啟動新一輪大變革。
據記者了解,近日中共江蘇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共江蘇省委金融工作委員會、江蘇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掛牌成立。其中,“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調整為“江蘇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少了“監督”二字,與省級黨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和金融工委同列。記者從多位地方金融監管人士處了解到,后續其他省份也將掛牌成立相關機構,新一輪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可能呈現以下四大變化:
一是成立省級黨委金融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省級黨委金融工作委員會。參照中央機構設置,省級黨委金融委員會主任可能由省長兼任。
二是省級黨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省級黨委金融工作委員會、省級地方金融管理局合署辦公。
三是在省級以下的機構改革中,除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GDP超萬億或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外,地級市、各區縣已設立的地方金融監管局將不再保留,或將劃轉至政府辦、財政部門或發改部門。
四是中央金融監管部門負責擬定相關行業監管制度,地方金融管理局承擔“7+4”類金融機構的日常監管和屬地風險處置責任,不再加掛金融工作局、金融辦公室等牌子。
上述變化是記者采訪多位地方金融監管人士后綜合而來的信息,但考慮到各地情況不同、地方機構改革的進度不一,實際情況可能有所出入。如何做好地方金融監管并強化央地協同聯動仍是將來的課題。
合署辦公
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是新一輪機構改革的重點?!饵h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負責金融穩定和發展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金融系統黨的工作,指導金融系統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等。
2023年11月20日,國務院總理、中央金融委員會主任李強主持召開中央金融委員會會議,審議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相關重點任務分工方案。這一消息顯示,李強兼任中央金融委員會主任。11月3日,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以“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書記”的身份出席會議并講話。
按照中央要求,地方機構改革要與中央層面改革統籌銜接,壓茬扎實推進,調整優化地方金融、科技領域職能機構。近日中共江蘇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共江蘇省委金融工作委員會掛牌成立。這意味著江蘇省省級層面也成立省級黨委金融委員會,后續其他省份預計也將成立相關機構。
按照中央要求,?。ㄗ灾螀^、直轄市)黨委組建金融委及其辦公室、金融工委,要在地方現有金融工作機構基礎上統籌設置,就是一個機構,主要是抓監管和風險處置,加強金融機構黨建工作。
據記者了解,近日中共江蘇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共江蘇省委金融工作委員會、江蘇省級地方金融管理局同時掛牌。其中“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牌匾已經調整為“江蘇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一位江蘇地方金融監管人士介紹,江蘇省委金融辦主任、省委金融工委書記由分管金融的副省長出任,省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省委金融工委常務副書記由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出任。此外還設置兩位省委金融辦副主任兼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省委金融工委還會配置一位副書記。
“目前職能調整還沒有定,正在研究中。三個牌子一個單位,也就是三位一體,內設機構名稱、職能會做調整,也在研究中?!鼻笆鼋K地方金融監管人士稱。
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建議,未來可建立地方與中央金融監管雙協調機制,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建立地方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地方黨委金融委員會也可以建立中央和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諸多市縣地方金融管理局不再保留
省以下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變動更大。記者了解到,除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GDP超萬億或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外,地級市、各區縣已設立的地方金融監管局將不再保留,或將劃轉至政府辦、財政部門或發改部門。
記者了解到,西部某省份機構改革中,除省會城市外,其他地市需穩步推進地方金融管理機構撤并整合,金融管理相關職責由財政部門承擔。人員編制原則上隨職責相應劃轉,保持平穩過渡,不再保留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
前述江蘇地方金融監管人士表示,江蘇4個GDP過萬億的設區市(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將保留地方金融管理局,其他地市職責劃轉還沒有確定,可能劃入發改部門或者政府辦。
“按照要求,保留地方金融管理局的城市需滿足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GDP過萬億、常住人口過千萬、金融業較發達等其中一項條件?!北狈绞》菽车厥薪鹑诠芾砭指本珠L表示,“我們前三項條件都未滿足,想以金融業發達的理由爭取,但最終沒有批下來?!?/p>
如以2022年的GDP考察,GDP超過萬億的城市一共有24座城市。除四大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外,GDP超過萬億的城市還有蘇州、無錫、佛山、泉州、南通、東莞六座城市,它們可能繼續保留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常州和煙臺GDP均超9500億元,2023年GDP有望突破萬億,2023年唐山、徐州兩城市GDP也將逼近萬億,它們地方金融管理部門能否保留也值得關注。
“目前市縣金融管理部門作為一個整體劃入相關部門,比如成為財政局下屬的一個事業單位,還是劃入相關部門的科室仍不確定,未來如何承接省級金融管理部門的一些任務也不清晰?!鼻笆霰狈绞》莸厥薪鹑诠芾砭指本珠L說。
職能變化
2018年機構改革后,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陸續掛牌成立,同時加掛金融工作辦公室、金融工作局等牌子?!暗胤秸鹑诒O管部門自身存在角色沖突,地方金融監管局既要負責日常監管、風險處置,又要促進地方金融發展?!倍m当硎?。
新一輪機構方案提出,地方政府設立的金融監管機構專司監管職責,不再加掛金融工作局、金融辦公室等牌子。調整后,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輔導企業上市、加強融資的金融服務職能不再,對類金融機構的監管職能將會強化。
從職責上看,此前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將會監管“7+4”類金融機構。具體來說,包括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7類金融機構,以及轄區內的投資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眾籌機構、地方各類交易所。
前述江蘇地方金融監管人士表示,新一輪改革后,雖然名稱有變更,但地方仍在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下做好7+4類金融行業的監管。
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央金融監管部門負責擬定相關行業的制度,具體監管由地方執行。根據“三定”方案,金融監管總局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擬訂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地方金融組織監管制度,指導和監督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相關業務工作。而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管制度由證監會擬定。
董希淼表示,地方金融監管的法律體系建設不足,除《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外,其他關于地方金融組織的監管規則均為部門規章或規范性文件,層級較低。要盡快出臺地方金融監管條例,要賦予地方政府相應的職權,從法律上、行政法規上給予更大的授權。
2021年12月31日,人民銀行印發通知,將《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以明確地方金融監管規則和上位法依據,統一監管標準,構建權責清晰、執法有力的地方金融監管框架。但目前《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還未落地。
此外,地方金融監管部門還需參與非法金融活動防范和處置工作,履行相關金融風險處置屬地責任。金融監管總局“三定”方案中關于打擊非法金融活動職責分工提及,地方政府負責轄內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防范和處置工作,開展風險排查、案件查處、善后處置和維護穩定等工作。
上述諸多職責和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存在交叉,如何做好分工協調仍是關鍵。董希淼建議,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職責分工、權責分工,在地方金融監管上,主要是中央事權沒錯,但要給地方政府更多的授權。比如對于區域金融環境好、監管能力強的省份,可以擴大對小型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準入和監管的權責。
2023年12月20日至22日,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帶隊赴廣東調研時表示,聚焦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防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等重點任務,強化央地協同聯動,推動實現同責共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
李云澤28日在河南調研時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將堅持與地方黨委政府同責共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持續強化央地協同,支持地方黨委加強對地方金融機構黨組織的領導,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作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愿對此文亦有貢獻)
網絡編輯: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