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的期待:外來人口大縣的“擇優”難題
武義縣常住人口46.2萬,其中外來人口18.5萬。2023年招收的義務教育階段新生中,采取積分入學的新市民子女占比高達38.7%。
武義縣教育局:該縣產業集聚區部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能完全滿足隨遷子女就近入學要求。
政府沒辦法直接將指標攤到流動人口子女身上,只能間接地通過家長的表現來確定指標的分配,這是相對公平的做法,但也會造成部分家長難以拿到優質公辦學校資源的問題。
責任編輯:翟星理 錢昊平
2023年12月20日下午,武義縣東皋小學門口。(南方周末記者魏翠翠/圖)
2023年9月下旬,女兒幼兒園開學不久,田有仁決定去獻血。
從金華市區開來的獻血車停在武義縣桐琴鎮廣場。填表、登記身高體重、量血壓、驗血型、排隊,田有仁花3小時才完成獻血。
排隊的場面很壯觀,“左三圈右三圈都排滿了,我是沒給你拍下來”。他看到有人發抖音,由于隊伍太長,有人索性去10公里外的縣城獻血。
田有仁之所以積極獻血,是為了孩子入學。獻血400毫升,入學積分可以加8分,上限為30分。這是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針對新市民子女入學管理辦法當中的公益性指標之一。
2023年3月1日起,武義縣實施《武義縣新市民量化積分管理實施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此項政策中的“新市民”,是指非武義縣戶籍的外來人員。
積分指標滿分共300分,包含省級共性指標(100分)和當地個性指標(200分)。省級共性指標有年齡、居住時間、文化程度、職業技能、繳納社保等5項,當地個性指標包括居住情況、創業情況、投資納稅、發明創造、公益服務、人才引進和表彰獎勵等7項。
無償獻血屬于公益服務的范疇,每獻100毫升可得2分,單次最多可得8分。此外,參加造血干細胞采樣10分,向慈善機構捐贈每滿1000元得2分。公益服務最多可得30分。
該政策并非武義獨有,也并非2023年才開始實施。武義縣政府部門表示其初衷是引導。而以武義縣為樣本,或許可以觀察公共政策出臺的土壤,以及蘊含其中的隨遷子女的入學問題。
“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田有仁生于1992年,老家在貴州銅仁,高中畢業后到武義,在一家防盜門廠做鈑金工。
到武義已有13個年頭,田有仁不會講武義方言。妻子是他的老鄉,在武義一工廠里做保溫杯包裝工作。他們的女兒在2020年8月出生,目前上幼兒園小班。
2023年9月,田有仁從老師那兒得知獻血能夠增加入學積分,有小孩剛上一年級的同事,也恰巧向他傳授這一“經驗”。
同事來自云南,小孩在2023年9月上一年級。同事夫妻倆在2023年5月去獻血,又登記造血干細胞采樣,仍擔心八十多積分不夠,還去捐錢,最后上了附近最好的公辦小學——泉溪鎮中心小學。
為了女兒上學,田有仁也很拼。他在2023年花一千多元考取焊工證,能夠加5分。實際上,他做的工序并不需要電焊,“有政策加分才去考的”。
同事還建議他去參與公益服務,一個小時0.5分,但他沒有那么多時間。
同樣來自貴州銅仁的李然,自己的孩子在王山頭小學上一年級。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2023年積分比拼很激烈,他們僅辦理居住證拿到基礎積分,總分五十多,孩子只能上王山頭小學,去不了東皋小學。
武義縣教育局官網介紹,位于泉溪鎮王山頭村的王山頭小學周圍都是工業園區,學校里外來務工子女占98%。而距離王山頭小學3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