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擇ESG風險追蹤上線,2024年首周253家公司暴露ESG風險
收集和追蹤涉及不同利益相關方關注重點的社會、環境、治理風險,能夠幫企業構造一種換位思考的能力,靈敏洞察企業與社會環境之間的潛在問題,有準備地尋找和提供解決方案。
商業環境日趨復雜,企業不僅面臨激烈的競爭和消費者日益挑剔的要求,還需要應對氣候變化、生態保護、社會不平等、多元文化沖突等社會環境問題。
在可持續發展日漸成為共識的今天,ESG數據的重要性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為及時有效監測企業在社會、環境、治理等方面的風險,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經過一年時間開發,優化善擇上市公司ESG風險預警平臺,實現每周跟蹤、監測和評價6000多家上市公司的ESG風險。
為ESG數據貢獻一份善擇力量
ESG數據目前最大問題是不同行業和不同公司之間缺乏標準化、口徑一致的數據,企業披露的ESG原始數據質量也參差不齊。這給投資者和利益相關方理解、分析和比較數據帶來阻礙。
作為國內最早(2003年)對企業社會責任績效進行調研評價的媒體智庫,在20年調研經驗和數據積累的基礎上,2022年南方周末上線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大數據平臺——善擇云平臺”數據庫(以“善擇”助“擇善”|南方周末“善擇云平臺”正式上線)。善擇云平臺主要的兩大功能模塊,分別涉及企業CSR/ESG正、負面信息的監控、收集、存儲和分析,以求更全面的理解和評價企業可持續發展水平。
在負面模塊中,南方周末開發了上市公司ESG風險預警平臺,追蹤A股、美股、港股6000余家中國上市企業,梳理出90余項ESG風險點,采集來自政府部門、交易所、媒體報道的信息,構建分析模型,形成上市公司ESG風險指數。
為進一步提升ESG風險數據的品質,經一年時間的研究開發,南方周末利用人工智能增強ESG風險模型打分的標準化、一致性,提高上市公司ESG風險榜單公布的時效性,2024年1月,上市公司ESG風險預警平臺開啟周更模式,在南方周末社會責任欄目開辟善擇ESG風險追蹤專題,公布上市公司ESG風險周報。
善擇ESG風險追蹤的特別之處
目前市場上,上市公司風險監控的產品已不在少數,但是較少以ESG邏輯進行監測和評分的數據產品;就ESG評級產品而言,多數是針對企業整體表現進行評價,少見專門針對負面問題的匯總和評判。南方周末將二者結合,希望以動態公開評價和預警,促使企業關注曝光的ESG負面事件及背后的管理漏洞,為ESG領域的相關方提供實時、有價值的ESG數據參考。
對企業而言,收集和追蹤涉及不同利益相關方關注重點的社會、環境、治理風險,能夠幫助企業構造一種換位思考的能力,靈敏洞察企業與社會環境之間的潛在問題,更好地理解不同利益相關方的訴求和背后的邏輯,有準備地尋找和提供解決方案。
每周,在善擇云平臺ESG板塊,南方周末將公布ESG風險走勢、ESG風險榜TOP10企業,以及公司ESG風險查詢窗口,定期選擇典型的事件進行分析,以期通過持續公布ESG風險警示信息發揮媒介監督作用,增加市場的透明度,幫助投資者和利益相關方更全面地決策。
善擇ESG風險跟蹤產品概況(2024)
2024年第一期ESG風險周報
2024年1月第一期,善擇ESG預警平臺監測到253家上市公司曝光風險事件527起,風險指數741,其中治理風險占33.9%,環境風險占11.5%,社會風險占54.7%。
光大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鐵建、青島銀行等ESG風險級別達到IV級。
有92家上市公司曝光128起安全風險,其中安全生產事件占比45%,典型事件包括山煤國際控股公司山西鋪龍灣煤業因超額生產被罰392萬,責令停產整頓。
超能力組織生產是煤礦重特大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該煤礦2023年有5個月產量超過礦井核定生產能力的10%,無視《煤礦安全規程》《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相關要求,雖未造成安全事故,但作業潛在危險性大、主觀影響惡劣,予以警示。
醫藥安全占安全風險事件總數的16%,其中愛爾眼科吉林白山醫院手術致74歲老人死亡事件引起廣泛關注。事件被鑒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院診療過程存在過錯。
2023年,愛爾眼科桂林、上海等醫院因手術器械消毒不合規、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營業被罰。此次安全事故,再次為愛爾眼科警鐘,作為連鎖民營醫院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需做好醫療安全管理統一化、標準化要求,提升各分支機構醫護人員責任意識、專業水平,才能充分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權益。
2024年1月第一期ESG風險周報
善擇云ESG風險模塊:https://csr.infzm.com/esg
對于上市公司ESG風險周報有任何疑問可聯系:csr@infzm.com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