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一座提琴小鎮的“金融波動”
這里生產的手工提琴將在美國貼上與其高雅形象相符的標志,出現在曼哈頓或是什么其他地方的櫥窗中,標著成百上千的美元價格,而絕不會被看出與這些異國的農民生產者有半點干系。
責任編輯:李楠 實習生 周明太
進入3月,有賴于官方的澄清,波動數日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重新進入小幅提升通道,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之下,人民幣兌美元保持堅挺。這令很多中國出口商感到遺憾。
幾天前,在得到惟一的上家——某美國銷售商的允許后,呂洪金與高秀霞夫婦得以繼續運轉他們的農村手工小提琴作坊——他們得到了4月份的訂單。之前送走的一批小提琴,高秀霞希望能以人民幣價格結算,但對方更希望用美元。作為鏈條的下游,二人發現自己幾乎沒有談判的資本。他們甚至不被允許使用任何商標。
呂、高夫婦很清楚,隨著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掙到手的美元換回的人民幣將越來越少,而每把小提琴的利潤已經只剩人民幣幾十元。這個農民之家遇到了和大多數中國出口商同樣的危機——匯率波動抵消了利潤。這一原因也幾乎使這個依靠大量制作小提琴的小鎮的經濟面臨困境。
有數據顯示,東高村鎮是全世界最大的小提琴產地——世界上每三把小提琴中,就有一把產于此地。而幸或不幸的是,這里所生產的全世界1/3的小提琴,幾乎90%會銷往美國,小鎮的經濟天然地與美元綁在了一起。而現在,也就意味著與經濟危機綁在了一起。
這個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遠遠高于國內的小鎮,是北京市轄區內最偏遠的東北部地區之一。在這,小提琴工人大多只是農民,對他們來講,制作小提琴與干農活沒有太顯著的區別,帕格尼尼聽起來倒像某國總理,號稱“樂器之后”的小提琴不過是農閑時他們手中木片與膠水的合成物。十來個人,一間小屋就可以開工生產,工人們并不在乎自己生產的是小提琴還是打火機。這里沒人會拉這玩意。
鎮上絕大部分小提琴工廠中,猶如“中國制造”在任何地方所代表的模式,工人們收入的多寡只取決于那一兩塊錢的計件工資提成,而不在于他們生產出了多么高雅的樂器,卑微與高雅在此處互相告別。貌似一直賺錢的廠主也只主要依靠人工成本的持續低廉維持收入。在國際上,這些廠家對于商品的價格制定幾乎沒有太多話語權。
長久以來,建立在美國市場持續大量需求基礎上的小鎮提琴經濟,曾以低工資外加人海戰術獲得過成功。而如今這一模式卻更像是自己挖下的坑,適時的,美元貶值這一拳突然向愣在坑邊的小鎮襲來,人們躲閃不及。3月初,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已經停于6塊8毛錢上下。
鎮上的人們還記得幾年前1美元兌8塊6毛錢時的幸福生活,但那已經一去不復返,賺回來的美元已經沒那么值錢。當聽到《新聞聯播》連續報道4萬億資金拉動經濟的消息后,呂、高夫婦也曾試著到鎮銀行申請貸款,二人被問到“你拿啥抵押”時,明白他們暫時無法“產業升級”。
鎮上一家較大的提琴廠,最近已經開始向國外客戶進行人民幣報價,他們也被國外銷售商反復責問,“為什么呀?”
在混亂且摻雜著恐慌的市場上,各種謠言被很快放大。人們風傳有大廠已經開始裁員,老年工人一個不留;一家工廠訂單質量出現問題,有人聲稱這廠將很快倒閉;從不知誰的美國親戚那里傳來了“可靠”訊息,那邊的人吃飯都成問題,誰拉小提琴???夜深人靜,人們紛紛嘀咕著:“金融危機來了咋辦?”
靠著謹慎經營與吃苦耐勞,呂洪金與高秀霞夫婦的純手工小提琴作坊仍在正常運轉,存在于幾間破平房中的小作坊,以每天幾把琴的慢速前進著。優越的品質與低廉的價格共存于這個農家小院之中,他們只是在悶頭做琴。這里沒人清楚遠在大洋彼岸的奧巴馬政府大量印刷美元的政策將會在不久的將來給這里帶來什么。
最近,附近小提琴作坊的老板們都有點煩,在面對外部惡劣經濟形勢的情況下,國內曾經繁榮的景況又開始有點細小的變化,大量農民工的返鄉讓這里缺少勞動力,老板們再雇不到足夠多的低價勞動力了,這讓希冀以訂單數量彌補外匯損失的夢想化為泡影。“現在還顯不出來,但下半年會怎么樣呢?”農民們說。
看著自己的工人手工打磨出來的一把把小提琴,高秀霞明白自己的產品并不具任何品牌價值,因為那上面根本沒有商標,而這正是遠在大洋彼岸的上游客戶希望的。這里生產的手工提琴將在美國貼上與其高雅形象相符的標志,出現在曼哈頓或是什么其他地方的櫥窗中,標著成百上千的美元價格,而絕不會被看出與這些異國的農民生產者有半點干系。
一座提琴小鎮的金融波動
一座提琴小鎮的“金融波動”
簡陋的制琴手工作坊里,下一代的琴聲還未停止,但對于金融危機的疑慮卻已經浮上心頭。
這座提琴作坊里如今只剩下一名工人。
生產線上疲憊的工人。大量民工返鄉使得工廠不像以前那樣容易地招到人手。
悶頭制琴的工人或許不清楚大洋彼岸的美元政策,但提琴的銷量和價格將直接影響他們的生活。
提琴廠倉庫里存放了數千把提琴。面臨金融危機,提琴廠只能增大庫存。
一臉憂慮的提琴廠廠長。
一座提琴小鎮的“金融波動”
一座提琴小鎮的“金融波動”
一座提琴小鎮的“金融波動”
一座提琴小鎮的“金融波動”
一座提琴小鎮的“金融波動”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