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號”貨輪沉沒背后——俄羅斯華商的痛苦與夢想
在這種動蕩的經濟環境中,遠赴俄羅斯的中國商人現狀如何?他們怎么看待眼下這場金融海嘯對俄羅斯以及當地華商的沖擊?前幾年被很多中國學者熱捧的、認為比中國改革更具有后勁的俄羅斯改革路徑,到底是不是一個幻境?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國“新星號”貨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由“灰色清關”引發的悲劇。
■在俄羅斯做生意,匯率風險始終是最大的風險。在俄的華商,都是一有錢就趕緊直接通過銀行換成美元,迅速匯回國內。
■一些俄羅斯警察看你是外國人就查你。有時候沒事找事。所以我們每次出門之前就要檢查有沒有帶護照,就怕被查到。
■在這一輪全球化的浪潮中,俄羅斯并沒有找到其位置和方向。
本周二,在遇難42天以后,一名“新星號”貨輪上的中國籍船員,在日本本州島沿岸被發現。“新星號”是遭到俄邊防警衛隊炮艇的數次炮擊之后,才最終傾斜沉沒。當時船上10名中國船員中有3人獲救,其余7人失蹤。
“新星號”貨輪的悲劇,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中俄貿易所謂 “灰色清關”這種制度頑疾的關注。
更重要的是,在此輪全球金融危機中,俄羅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過去幾年靠高價石油天然氣貿易迅速積累起來的全球第三大的外匯儲備(僅次于中、日),在過去5個月縮水35%。曾經一度揚言要成為“國際硬通貨”的盧布則大幅貶值。
在這種動蕩的經濟環境中,遠赴俄羅斯的中國商人現狀如何?他們怎么看待眼下這場金融海嘯對俄羅斯以及當地華商的沖擊?前幾年被很多中國學者熱捧的、認為比中國改革更具有后勁的俄羅斯改革路徑,到底是不是一個幻境?
為此,本報約訪了回國短期度假的沈云。沈云,1989年公派留學莫斯科讀博,之后一直在莫斯科從商,將中國產的商品銷售給俄羅斯人。他經歷了蘇聯解體,經歷了俄羅斯的兩次金融風暴,經歷了新生的俄羅斯從亂到治的過程,更經歷了華商從無到有、幾進幾出的所有輝煌與傷痛。
新星號:“灰色清關”犧牲品
中國“新星號”貨輪事件,從根本上講,就是一起典型的由“灰色清關”引發的悲劇。事實上,由于灰色清關引發的華商被毆打、殺害,貨物被燒,被查封或者沒收,這樣的事例并不少見。只不過“新星號”貨輪事件是通過媒體放大,而更多的同類事件以前沒有報道而已。
所謂的“灰色清關”,這是中俄貿易的一個制度性的障礙。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商品,像服裝、鞋等,都是“灰色清關”。
事實上,中國商人想合法清關,但基本走不通。你只有通過一些有關系的通關公司,通過灰色渠道通關?;疑尻P在俄羅斯是有歷史的,當時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是商品極度短缺,國家是鼓勵進口,所以成立了很多清關公司,這些清關是跟海關掛鉤的,負責小額的商品清關。這樣時間一長,這些清關公司就跟海關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
比如,中國很多商品運到俄羅斯港口等待通關,這時你要付錢由中介來辦理通關。中介到底在這個中間是怎么清的關?不太清楚。反正清關公司負責你的貨運到你的倉庫,他負責貨的安全。當這批貨到了你指定的倉庫里時,清關公司并沒有正式的海關單給你。沒有海關的正式的進口文件,也就意味著你是“灰色清關”。
這樣,一旦俄羅斯的稅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