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水越受追捧,高校社團活動為何“劣幣驅逐良幣”?
正如商品領域出現的劣勝優汰現象,大學中越水、越簡單低級的社團活動在實際中往往越受追捧,策劃精細而有意義的社團活動反而不受大家歡迎,慢慢地,社團活動的總體質量就越來越低了。
責任編輯:溫翠玲
我在大學參加了兩年半的社團活動,作為大型社團副負責人或二級部門部長,組織了兩年的社團活動。但要問我對于社團活動的基本看法是什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劣幣驅逐良幣”,我從一年前就這樣想,現在更加肯定地這樣想。
正如商品領域出現的劣勝優汰現象,大學中越水、越簡單低級的社團活動在實際中往往越受追捧,策劃精細而有意義的社團活動反而不受大家歡迎,慢慢地,社團活動的總體質量就越來越低了。當然,這里指的是希望有人參與的開放式活動,不是圈內人自娛自樂的成功小聚會。
我所說的水活動到底有多水,這種活動到底有多受歡迎,正常的活動又有多不受待見呢?讓我來簡單述說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