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博物館工程可否請商業走開
如果我們真的對遇難同胞深懷敬意,如果我們真的對生命深懷敬意,其實,一塊碑,一堵墻,一根燭,一杯酒,一首歌,足矣。何須造價逾億的雄偉殿堂,又何須造價2000萬的高空纜車。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我們需要地震遺址博物館嗎?
答案是肯定的。建一座地震遺址博物館,把“5·12”那慘痛的一瞬凝固下來,不僅可以追想逝者,警示生者,而且可以集中呈現苦難與抗爭、命運與意志、絕望與希望這人世間永恒的沖突,其巨大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沒有誰能夠否認。
所以,盡管北川地震遺址博物館規劃方案披露后,引爆激烈爭議,但其實并沒有多少人反對建館,分歧不是要不要博物館,分歧只是要怎樣的博物館。
還好,針對公眾的質疑,有關各方很快給出了回應。地方政府和負責規劃設計的專家均強調媒體報道不確,失實主要有兩點:其一是博物館并非即時修建,而有待上級審批;其二是用于博物館的開支僅1.35億,其他天價開支均用于其他項目。
但是,這回應仍難讓人釋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