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學校壓倒公辦學校 教育局“撥亂反正”惹爭議
無學籍的學生應返回公辦學校,才可獲得學籍,但仍有超過800名的學生滯留民辦學校,他們到底因何淪為黑戶?為什么為了在民辦學校讀書,寧愿淪為黑戶?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周明太
在前幾年的“教育產業化”風潮之下,國內一些城市把公辦學校賣給了私人資本?,F在開始出現各種后遺癥。
在福建泉州,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從公辦名校脫胎的民辦學校成了最受學生家長歡迎的學校,結果公辦學校越來越招不到好生源,民辦學校卻人滿為患。
最后,當地教育局為了限制民辦學校的招生,對民辦學校超過招生指標部分的學生,取消了學籍,使他們無法考公立高中,無法拿初中畢業證書。
于是,這場民辦學校與教育局的戰火,又演變成兩方各據民辦教育促進法和義務教育法的各執一詞……
近日,福建省有近千名2007年入學的泉州實驗中學和泉州外國語中學的初中生仍然沒有學籍。
這一年的招考時間、方式和學費,與往年沒有什么不同,但泉州市教育局卻宣布其“違法違規”,主要理由是義務教育階段必須免試入學。
此外,學生們“不能參加評優評先活動”、“不能參加由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任何學科競賽”、“三年后不能報考泉州市區一級達標高中”、“不能取得初中畢業證書”。
去年底,這些學生還被禁止參加奧林匹克英語競賽,實驗中學上報其選拔的30名學生,18名被教育局以無學籍、不能代表該校名義刷下;其中,前7名學生被刷下5人。
泉州市教育局最近的一個文件規定,今年春季開學前,在民辦學校讀書無學籍的學生應返回公辦學校,才可獲得學籍。但是,仍有超過800名的學生滯留民辦學校,選擇“黑戶”生活。
他們到底因何淪為黑戶?為什么為了在民辦學校讀書,寧愿淪為黑戶?
泉州實驗中學學生正在等待電腦派位?!D/泉州網
優質生源選擇讀民辦初中
國內不少城市在2000年前后的教育產業化風潮中,把一些最優質的公辦學校賣給了私人資本,以獲取利益,泉州也沒有例外。
原泉州一中和泉州五中曾是當地最好的重點中學,2001年以創辦示范性高中為由,拆分初中部,與企業家“合作辦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