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090402)

我常常想,由網評員來消除民眾對相關部門的不信任情緒,不如由我們的官員親自來做工作更為高效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庭審記錄有必要同步顯示

◆回應“在臺灣旁聽陳水扁妻子受審”(3月26日A3法治)

劉先生在文中提供的一個細節值得關注。按照目前大陸法庭的習慣做法,庭審筆錄在閉庭后讓當事人審核簽字確認。我曾多次遇到當事人要求更改筆錄的情況,法官只能重新詢問調查。有的法官留給當事人及其代理律師審核筆錄的時間太短,易引起當事人的不滿,引發法官辦案不負責、不公正等猜測。

庭審筆錄是審理過程的固化,關系到庭審的質量,也關系到當事人的直接利益?,F在大部分法庭已經采用電腦記錄,但往往是法官審法官的,書記員記書記員的,不光當事人不知道書記員記錄是否如實,就是法官本人對記錄情況也不是很清楚。庭審記錄同步顯示,僅需增加幾個顯示屏,成本不大,卻可以讓差錯及時得到更正,讓庭審過程更加公開透明,應當推廣。(江蘇吳江 庾向榮 法官)

官民互信的推手該是誰

◆回應“網絡輿論操控食物鏈”(3月26日A6觀察)

隨著“網絡推手”現象浮出水面,“網絡評論員”也漸為更多人所知。網評員以網友身份說政府的話,讓普通網友在不知不覺中被“引導”。我常常想,由網評員來消除民眾對相關部門的不信任情緒,不如由我們的官員親自來做工作更為高效,比如把“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落實到位?,F如今,高官問計于網民已成風尚,溫總理跟網友交流時就說,“我總記得母親常跟我說的一句話,無論是對什么人,要誠實,要用心講話。”如果我們的官員無論在什么場合,都能對納稅人開誠布公;在報紙、廣播、電視上講話,也能做到像與網民交流那樣隨和、用心,何愁官民互不信任呢?我們的官員,完全有能力成為官民互信的推手。(天津 李庶民 公務員)

電視劇產業積重難返

◆回應&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