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高興》引發的高興與不高興
半個月來,《中國不高興》引發了一波波的議論,許多人頗不高興,也令一批人興奮不已?;蛟S最開心的是策劃本書的書商。北京另一家出版社的人感嘆:“我們動手晚了!”
責任編輯:鄧科 郭力
半個月來,一本叫《中國不高興》的書在中國熱賣,被稱為十多年前《中國可以說不》的升級版,書中激烈的民族主義言詞,引發了支持者與反對者的爭論。這是本什么樣的書?它的背后透露出什么樣的信息?
【一】
3月31日,北京市首體南路新世紀日航酒店,《中國不高興》的作者之一劉仰坐在我面前。他戴著鴨舌帽,喝著一杯綠茶,以一種令自己舒服的方式坐在沙發上。一個半小時的聊天中,他顯得溫和、克制,評述問題辯證、清晰,有條有理。似乎很矛盾,他在這本書里卻寫下了那么多激烈的言詞。
劉仰在書中激烈表示:“不能任由美國綁架世界”、“西方人為什么不能改變生活方式”,“他們(親美精英)永遠是精神上的”。但眼前的劉仰在聊天中說,我們要認識自己的不足,要看到別人的長處,要向別人學習先進的東西。
一周以來,他在博客上和北京某媒體打起筆仗,“《中國不高興》讓誰狗急跳墻”、“某媒體請高人叫陣《不高興》”等刺激性標題,容易令人想起過去的某個年代。但在聊天中,他平靜地說,“公平不公平大家去說,他一個辦報紙的,有傾向性也很正常”。
這本書中有一個最刺激的觀點:“中國要有條件地和西方決裂”。我問劉仰:“你同不同意這個觀點?”他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起另外一種決裂:中國需要和那種貶抑自己,認為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西方的“逆向種族主義”觀點徹底“決裂”。
他甚至希望借助這次采訪,作一些澄清:“在我有些文章里面,我對美國的批判等等,可能也有言詞激烈的地方,也對別人造成感覺就是要跟美國對著干,我借這個機會表達一下這個意思,我是希望能夠用這種方式讓大家更加容易地看到美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
“千萬不要誤會說中國就是要跟美國對著干,沒這個意思,每個人都希望中國跟美國還是合作。”他說。
“為什么現在的你和在書中的面貌,像是兩個人?”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他,他的回答是,寫文章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激動。
但是,坦率地講,我寧愿相信這書里的激烈觀點不過是一種書商對書的策劃與包裝,用情緒化的民族主義言論吸引最大量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