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關注·重返線下 | 2023文化原創榜

編者按:

2023年是線下演出的復蘇之年。人們重新走出家門,擁抱戶外活動、線下表演。不論在音樂還是戲劇領域,演出市場的恢復均提振了消費熱情。場次和票房屢破紀錄的同時,假唱疑云、天價門票、音樂節亂象等風波也隨之上演。

責任編輯:李慕琰

數據顯示,2023年演唱會購票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超過兩倍,同時,搶票難、黃牛猖獗、假唱等爭議不斷。圖為2023年6月1日,北京鳥巢五月天演唱會現場。(視覺中國 圖)

2023年8月6日,TFBOYS十年之約演唱會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耙粓鲅莩獣Щ鹨蛔恰?,據西安發布的信息,此次演唱會直接帶動4.16億元的旅游收入。

TFBOYS演唱會之外,周杰倫、五月天、陳奕迅、薛之謙等知名歌手的演唱會陸續開唱,隨著行業復蘇,演唱會經濟也以超預期的速度全面爆發。

在演出活動按下暫停鍵的這三年,觀眾們對線下演出的熱情呼之欲出。2023年,大麥平臺累計銷售各類型演出達27萬場,同比疫情前的2019年提升180%,創下歷史新高;票房規模和購票人次亦翻倍增長,分別達到2019年同期的2.7倍和2倍。

疫情悄然改變了大眾的消費習慣,一種說法是,人們更愿意把錢花在人生體驗與自我關懷上。以演唱會、音樂節為代表的線下演出,與旅游、餐飲一同成為人們情緒釋放的出口,也成為煙火氣回歸的旁證。

線上破圈,線下狂歡

2023年,搶某某演唱會、音樂節門票成了人們精神消費中不可或缺的圖像。大麥提供給南方周末記者的數據顯示,演唱會購票人次及場次較2019年同期分別提升208%和22%,音樂節購票人次和場次較2019年同期分別提升427%和156%。

多種演出門類在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與線上線下聯動有關。當演出領域歷經疫情阻隔,如何由線上傳播渠道帶動線下觀演,變得分外重要。

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新媒體,點燃了人們奔走體育館、戶外草坪,聆聽心儀歌者的熱情。相關業內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該類演出此前的廣告投放,觸及觀眾的頻率低、范圍窄,如今新的傳播渠道如短視頻等,能夠觸達更廣泛的人群,引起更多消費欲望,“廣東的演唱會信息,東北的人也可以看到”,跨城觀演變得稀松平常。據燈塔專業版發布的《2023暑期演出市場用戶觀察》報告,演唱會和音樂節跨城用戶占比超六成。

近年來,不同藝術門類綜藝熱播,反向帶動了新興演出類目消費,疫情過后,一批已被培養起來的觀眾涌入線下演出空間。例如,《聲入人心》帶火音樂劇演員,《樂隊的夏天》讓更多人走進戶外音樂節和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