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文化原創榜·音樂丨復蘇道路漫長
編者按:
推薦理由:全長90分鐘的清唱劇《上海!上海!》,講述了1930年代逃離納粹德國的猶太難民前來上海避難的故事。該劇由指揮家余隆、上海交響樂團和紐約愛樂樂團共同委約,經歷三年創作,2023年11月在上海首演,2024年將于紐約上演。它揭示了一段塵封的歷史,關于人性、愛與希望,也用藝術搭建溝通的橋梁。
責任編輯:劉悠翔
經過三年寒冬,2023,中國音樂行業迎來雪融后的春天。
演出市場的復蘇肉眼可見,數據也可以印證。2023年,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達34.24萬場,演出票房收入315.41億元,較2022年同期分別增長278.76%和453.74%。前三季度累計觀演人次達1.11億,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
歌手重回舞臺,觀眾的熱情一觸即發。伍佰演唱會成為體育館KTV、“五月天假唱風波”、刀郎重出江湖……華語流行音樂許久不似這般熱鬧。
2023年10月,伍佰在南京奧體中心體育館開演唱會。視覺中國
名利匯聚的娛樂工業,向來是一面展現社會情緒的鏡子。光鮮背后,復蘇道路漫長。
“口紅效應”
歌手們度過了忙碌的一年。
排名第一的勞模是薛之謙,共計開了超過70場演出會,五一期間連開五場,因為只能買到高鐵無座票,跨城演出時甚至縮在高鐵餐車里。頭部歌手這一年共享著豐收的喜悅,周杰倫、林俊杰、張學友、蔡依林、梁靜茹、李宗盛……過去二三十年華語流行音樂史上叫得出名字的歌手,幾乎都在開演唱會。
觀眾們享受著重回線下的快樂。演唱會門票被炒至高價,大家似乎并不專心聽歌,而是去現場合唱。最典型的是伍佰演唱會,有一句玩笑是,三千多買來的門票,到最后伍佰老師“(開唱)連頭也不起了”。有一次下班,伍佰已經回到住處,刷抖音發現場館內人群仍未散去,“演唱會”還沒結束。
有的歌手在北京鳥巢、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廣東奧體中心等大型體育館“卷”開演場次紀錄,有的選擇小而美,在千人級Live House進行馬拉松式巡演。演唱《下一個天亮》的臺灣歌手郭靜,在上海、北京、蘇州、長沙等城市巡演了五個月,結束時直呼想回家抱抱小貓。
正如流行音樂評論家羅伊·舒克爾在《流行音樂的秘密》一書中所寫的,作為一種儀式,藝人和觀眾會在演出現場產生認同感,陪伴我們長大的歌手,熟悉的旋律,帶來一種安全感,尤其千禧年初的流行音樂,透著繁榮和希望,那是我們成長的記憶。
在TFBOYS成團十周年的演唱會上,當《青春修煉手冊》一響起,許多歌迷就被帶回陪伴“三小只”長大的回憶中,如繁星點亮星空。任賢齊的上海演唱會,也勾起80后的集體回憶。
2023年8月6日,西安,TFBOYS出道10周年演唱會現場。視覺中國
一些許久沒有機會舉行大型演唱會的歌手,在這一年重回體育館中央。這些年來,歌手周傳雄大多跑小型商演,5月6日,“念念不忘”巡回演唱會的首場在上海舉行,演唱會最后,全場觀眾齊聲合唱《黃昏》,周傳雄幾乎哭著聽完。此前他常困惑,“我的歌迷不知道到哪去了”。
有人認為,2023年演出市場的火爆,一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