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專屬劇本”,電詐圍獵“00后”中國留學生
據多名受害人講述,和“警方”對接后,雙方一般通過Skype、WhatsApp等通訊軟件開展線上“筆錄”。通過視頻軟件,劉思晴和Maggie都看到了自己的辦案“警官”。對方“穿著一身淺藍的警服,戴著白口罩”。不過,這樣面對面的交流極其短暫。
針對海外留學生的電詐活動有“專屬劇本”。詐騙分子首先會冒充公檢法機關、使館、海關、國際快遞公司等工作人員與留學生聯系,隨后以涉嫌洗錢、偷渡、走私等犯罪行為要對其進行調查,以海外人士最為關心的學業、簽證等為由進行威脅恐嚇,最后要求其匯款轉賬。
上海市反詐中心對2022年以來涉及的境外留學生被騙案件分析發現,案件中受害留學生平均年齡僅為22歲,年齡最小的僅17歲,年齡段主要集中于“00后。
責任編輯:姚憶江
很多時候,劉思晴不想提起數月前那次被騙的經歷,因為“一回憶,不好的情緒就會回來”。
劉思晴目前在德國柏林讀研。2023年10月2日-8日,一通自稱國際快遞公司的“可疑包裹”消息,讓她落入電信詐騙的圈套。她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多名騙子冒充公檢法人員,遠程操控她以“資產托管清查”之名,向多個賬戶累計轉入約7.5萬元人民幣。
近年來,電信詐騙瞄準了海外留學生,類似案件屢見報端。
據《新華每日電訊》2023年11月30日披露,上海市反詐中心對2022年以來涉及的境外留學生被騙案件分析發現,案件中受害留學生平均年齡僅為22歲,年齡最小的僅17歲,年齡段主要集中于“00后”。
獨居學生、國內外時差、遠隔海外等因素,讓電詐分子有了可乘之機,甚至為留學生們量身打造了“電詐劇本”。
據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館公布數據,僅2023年1月至9月,他們就收到了眾多中國留學生遭遇電信詐騙的報告,涉案金額高達近一億元人民幣。另有中國多家駐外使領館發布安全提醒,提醒中國留學生警惕電信詐騙。
包裝人設,“信了”
2023年10月2日,在德國柏林的劉思晴接到了一通陌生來電。對方說中文,自稱是“UPS國際快遞公司的客服”。據其介紹,劉思晴寄出的一個國際包裹中查出了“未經申報的藥物”,目前被廣東某市海關扣留,如果不盡快解決將面臨相應罰金。在電話中,對方還報出了劉思晴的手機號以及德國柏林的一處地址。
“地址格式完全是對的,很真實??脆]編號,距我住的地方確實不遠?!眲⑺记缯f,她事后專程去查證這個地址,這才發現地址是假的。不過,當時的劉思晴毫不知情,突然出現的“問題包裹”,讓她感到困惑又焦慮。
就在此時,對方“及時”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客服”聲稱,可以幫劉思晴轉接到案發地派出所,由警方出具一份文件,證明其與問題包裹無關。隨后,對方還報出了快遞寄出時間、收件人地址與姓名、海關扣件編號等詳細信息,用于她接下來和“警方”確認。
謹慎起見,轉接警方電話之后,警惕的劉思晴還專門向對方要求證實身份。這時,對方讓她現場上網查驗該地公安分局的電話。掛斷電話不久后,和網絡查號一致的來電撥了進來,“接電話后發現,和此前轉接電話的人是同一個聲音”。
無獨有偶,在英國倫敦讀大二的Maggie、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讀大三的Ann也曾遭遇了類似詐騙。同樣是冒充公檢法機構的騙子,同樣是電話直接轉接警局,同樣是需要接電人通過報案自證清白。唯一區別,只是最初打來的電話由頭不同。
其中,Ann被告知“國內的社??ㄔ獾奖I用”,而Maggie收到的來電中,對方自稱是“中國駐英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稱其名下電話卡持續向他人發送騷擾短信,可能影響其在英留學簽證。
Maggie在2023年12月13日收到了這則陌生來電?!耙驗楫敃r我的BRP(生物信息卡)快過期了,就在事發前兩天跟讀書的學校報備辦理。所以,當對方說這跟我簽證相關時,我一下子就信了?!?/p>
據多名受害人講述,和“警方”對接后,雙方一般通過Skype、WhatsApp等通訊軟件開展線上“筆錄”。通過視頻軟件,劉思晴和Maggie都看到了自己的辦案“警官”。劉思晴記得,對方“穿著一身淺藍的警服,戴著白口罩,背景看起來是辦公室的白墻”。
不過,這樣面對面的交流極其短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