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文化原創榜·劇集|重返九十年代,尋找療愈烏托邦
編者按:
☆評選理由:面朝著遙遠的1990年代,打了一個動情的響指。在常懷傷情、偶爾詼諧的語調里,一個個鮮活的東北下崗工人形象浮出了歷史的地表。這部劇里有往事不可追的哀嘆,有一笑泯恩仇的寬解,有絕境中的重生與希望。在這些時代的聲音里,人們摩挲著歷史的細節,也感知到強烈的情感共振。
責任編輯:李慕琰
《漫長的季節》劇照。(資料圖)
推薦人:
尹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李路(導演,代表作《人民的名義》《人世間》)
張慧瑜(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
袁子彈(編劇,代表作《歡樂頌》)
李星文(劇評人)
★年度劇集:《漫長的季節》
這個年度當之無愧的代表性作品,它改變了中國電視劇多年以來的一種傾向:重故事,輕人物;重戲劇性而輕社會性表達。它有社會的厚度,寫出了一群小人物在歷史大風云中努力掙扎著,想獲得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與其說在看一個懸疑故事,不如說在看每個個體命運的展開,它完成了藝術群像的塑造。我們久違地感受到電視劇中的文學性——個人對宿命的抗爭,有了遠超懸疑故事的人生況味。這部作品在影像的完成、節奏的把握、音樂的構成以及整體的表演完成度上,都達到了很難挑剔的完美度。(尹鴻)
告別深情的年代,也告別停滯的人生,用極致的生活質感講一個懸疑的故事,用金黃色的影像療愈一切殘酷的回憶,余味悠長。(李路)
這部現實主義力作深入剖析了1990年代轉型歷史期城市工人所遭受的社會創傷,展現了人世滄桑、家庭變故和城市變遷,讓人們看到被其所裹挾的小人物的卑微命運,顯示了創作者對1990年代影像敘事的重新反思和審視。(張慧瑜)
既有格調、又有視聽風格的作品,地域特點鮮明,演員表演出色,完成度高,幾乎無短板。在劇集結構上,兩個時空的跳躍讓人對那個時代的人們充滿懷念和唏噓。(袁子彈)
寫一個眾所周知的傷痛,寫一個讓幾代人刻骨銘心的傷痛,這個很重要,是劇集能獲得高藝術品質的重要基礎。(李星文)
★年度劇集提名:
《繁花》
一部混合著上海的地域腔調、1990年代初的時代腔調以及王家衛藝術腔調的獨特的電視劇,追夢與感傷、懷舊與向往、故事與情調、人物與社會,奇妙而大膽地混雜在一起,既有風格上得天獨厚的美感,又有人生如夢的意蘊。人物栩栩如生,但又似乎可望不可及;往事歷歷在目,但似乎又如夢如幻。這部電視劇成為了近年來中國電視劇中的另類,特立獨行、風姿綽約。(尹鴻)
時代弄潮兒的沉浮聚散、命運輪轉中的五味人生,用絢麗影像致敬流金歲月。(李路)
重返1990年代的文化想象,既是新的上海與香港的雙城記,更是把特定年代對象化、歷史化的一種方式?!斗被ā肥橇硪环N1990年代的中國故事,是無法返回的文化懷舊,充滿了欲望、理想和各種可能性。(張慧瑜)
《繁花》是當下電視劇中獨樹一幟的作品。充分證明了電視劇也可以不由故事情節主導,高明的審美和鮮明的視聽風格同樣可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