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三結義,為何在《繁花》中分道揚鑣,在《天龍八部》中卻能聯手抗敵?
在小說《繁花》中,小毛因此就這樣突變了。在此之前,他的生活方式與話語體系,跟阿寶、滬生以及銀鳳一樣,多少有離經叛道的意味,但在那一刻,他卻倒向了傳統的主流話語體系,成家立業,太太平平過日子。
責任編輯:劉小磊
電視劇《繁花》劇照。
金宇澄的長篇小說《繁花》,和王家衛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繁花》,給人印象迥異,但都有特色,也有深度,讓我聯想到恩格斯的一段著名論述。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恩格斯先引用了黑格爾的一段話:“有人以為,當他說人本性是善的這句話時,是說出了一種很偉大的思想;但是他忘記了,當人們說人本性是惡的這句話時,是說出了一種更偉大得多的思想?!倍鞲袼惯M一步指出:“在黑格爾那里,惡是歷史發展的動力的表現形式。這里有雙重意思,一方面,每一種新的進步都必然表現為對某一神圣事物的褻瀆,表現為對陳舊的、日漸衰亡的、但為習慣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從階級對立產生以來,正是人的惡劣的情欲貪欲和權勢欲成了歷史發展的杠桿?!?/p>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種種現象,同樣可以說是“表現為對陳舊的、日漸衰亡的、但為習慣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發展民營經濟、引進股市、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摸著石頭過河等等政策措施,都可作如是觀。放到《繁花》中具體人物的身上,如阿寶,最初或許只是因為初戀的雪芝遠嫁了香港的有錢人;如玲子,或許只是因為不甘于在東京會所里做一輩子的服務員;如范總,或許只是想到上海南京路來發財;如汪小姐和魏總,或許只是想到和平飯店的頂層俯瞰上海的繁華;如李李,或許只是要為她逝去的戀人還債……繁花紅塵,蕓蕓眾生,這其中摻雜著或明或暗的情欲貪欲,飄茵落溷的悲歡離合。個人機緣的湊巧與不湊巧,歲月陰錯陽差的撞擊,命運的戲劇性與不可測性。但這些人畢竟都抓住了歷史的機遇,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中投入了自己,演出了各自精彩的一幕。他們的動機和行為在傳統意義的框架中都說不上怎么高尚,身上也或多或少帶有反英雄色彩。不過,我們對改革開放之初的這段歷史,絕對不能用今天流行的一些陳詞濫調來生搬硬套?!斗被ā防锏倪@些人物,一個個用生動鮮明的形象,深刻闡述了這段歷史。
王家衛導演說過,小說與電視劇是兩回事,所以他請讀者也要去看小說《繁花》。小說里有兩個重要的人物,小毛與滬生,在電視劇中并沒有出現。電視劇是再創作,有自己的選擇、增刪,這無可厚非。
《天龍八部》中的三結義
這里先提一下我怎樣開始對這兩個人物細讀、思考。多年前,金庸先生及其夫人特意安排,請我在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一起吃飯,我是金庸先生的超級粉絲,自然受寵若驚。席間,我給先生帶去了為他寫的文章,還討論了怎樣用通俗文學的形式呈現嚴肅、形而上的思想。金庸先生去世時,深感欠情良多,在《南方周末》上寫了一篇悼念文章。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今年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