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濱現象”與東北經濟的未來
從“爾濱現象”思考東北振興。
責任編輯:戴春晨
2023年7月,一則本地網友向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官網的提問留言這樣說到:
隨著我市取得2025年亞冬會主辦權,我市將逐漸迎來世界各地人民更高的關注,也將經受更多的考驗。我們有足夠的美食底蘊,網絡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宣傳部、文旅局等相關部門主導,更好地宣傳我們的哈爾濱。
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在隨后幾天內回應了本地網友對城市宣傳的關切,感謝本地網友為城市宣傳策劃提供切入點和引爆點。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數月之后,沒有人能想到,淄博之后,下一個網紅城市是哈爾濱。
凍梨切片擺盤、鄂倫春族帶鹿巡游、松花江冰面升起熱氣球、索菲亞大教堂前的人造月亮、帶翅膀的馬……哈爾濱的花式整活兒,讓各地游客感受到“濱”至如歸的服務。
因為對“南方小土豆”過于貼心,哈爾濱當地人都不太習慣了,紛紛表示“哈不出來”“爾濱,你讓我感到陌生”“爾濱,你現在有點重南輕北了”。
實際上,調侃歸調侃,本地人的熱情歡迎,當地政府對游客關切的積極回應,無不體現哈爾濱無比渴望能留住這波流量帶來的“潑天富貴”,而東三省內其他城市也希望能乘上這趟紅利的便車。
如今,在互聯網的加持下,網紅城市層出不窮。如何將城市短期走紅的效益變成發展的長尾,已成為諸多城市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課題。
這份篇幅不算短的分析,將從“爾濱現象”開始,探討哈爾濱“爆火”的傳播邏輯,以及“爆火”有可能改變的東北經濟。
冰雪大世界樂園現場(圖/新華社)
關鍵的時間點
“南方小金豆”的到來,點燃了哈爾濱“冬天里的一把火”。這把火是如何點燃的?
關鍵詞“哈爾濱”在社交網絡上的傳播路徑,展現出一些端倪。巨量算數平臺顯示,“哈爾濱”在抖音/頭條的熱度曲線在2023年12月17日前都較為平坦,而在12月19日,“哈爾濱”的搜索綜合指數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升。
“哈爾濱”的搜索綜合指數(圖/劉宇宇)
12月19日發生了什么?
哈爾濱的走紅開端,和一條“排隊”的差評有關。
2023年12月18日,第二十五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正式開園。當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由于預約機制不完善,導致已預約游客無法進場,現場許多人集體高喊“退票”。
第二日上午,冰雪大世界發布《致廣大游客的一封信》,致歉的同時在信中提及三項整改措施:對園區內娛樂項目采取現場排隊和延時服務的方式,設置排隊信息提示;園區內增加安保、接待、志愿服務人員;增加投訴受理服務臺和客服人員。
致歉信的結尾寫著:“我們將敞開熱情的懷抱,用最貼心的服務,讓您感受冰雪的溫暖和魅力?!?/p>
分段式預約,增加安保、接待、志愿服務人員,設置投訴服務電話,從惡評出現到致歉整改,僅用一天。其當地市場主體響應的速度和謙虛的姿態,極大展現了哈爾濱真誠希望游客能夠獲得美好游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shidj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