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寺院做洗衣工
不是避世,而是修行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陳雅峰
法事暫歇,一名僧人靠邊低調走過廣場,不少游客正在廣場上拍照
做社會新聞總會遇到一些無疾而終的選題,當采訪再一次受挫時,我向編輯表達了我的倦?。骸拔也蛔鲱}了,我想去山里?!币粋€小時后,編輯給我發來一則寺院的招聘公告,來自一座在山里的規模龐大的寺院,除了正式崗位,還招義工,福利一欄寫著“包吃住”。
我試探性地提交了義工申請,原以為需要經歷篩選和考核,沒想到聯絡人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師兄,歡迎回家?!蔽胰ニ吕锏男谐叹驮谶@一句話中敲定了。
后來有許多人問我為什么會來到這個寺院,我都說是偶然。只有一個年輕和尚接著問我是否曾接觸過佛教,我答說在宗教史課上學過六祖惠能的生平,他馬上告訴我惠能曾在此隱修,并露出一副了然的神情,“一切都有因果?!蔽覍Υ吮в袘岩?。
我不信佛,沒有學過佛理,我也很難相信,在自我意識過剩的時代,真的有人讓渡自我給不知是否真實存在的神佛。但我很好奇,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往寺廟跑?
我在這座寺院認識了很多年輕的朋友,客房部的寶慧和甘露、客堂的解空、正覺堂的準提、綠化部的明凈、流通處的雷音、義工部的慈地。我發現我一開始就弄錯了他們來寺廟的目的,他們的心態也遠比我以為的積極,雖然沒有強大到不需要外力的慰藉,但又沒有消沉到放任自我。從修行的意義上說,他們是自己的菩薩。
客房洗衣房的日常工作之一是晾曬洗好的床品,為了減少褶皺,需將床品平整懸掛
客房部
我去寺里沒挑時候,恰好趕上盛大的法會,幾千人從全國各地趕來參加,一時間人頭濟濟。寺里免費提供食宿,齋堂和客房部成為最忙碌的地方,以至于給我分配部門的和尚都沒看一眼我的簡歷,就直接讓我去了客房部,這讓管理客房部的大姐很為難。
“看你這個樣子,不像會做事的,來我這兒你能干什么呢?”她明顯失望了。
但人手緊缺的現狀不容她挑剔,想了片刻,她把我分配到了女客樓頂層的洗衣房,聽起來似乎是最簡單的活兒,只需晾曬和折疊床品??墒钱斚匆路康呢撠熑艘坏赖莱绦蚪涛以趺慈プ鰰r,我發現并不輕松——這里對床品的清潔收納依照的是星級酒店標準。
首先把床品從洗衣機取出,一件堆一件地理好后放在推車上,確保晾曬的時候它們不會糾纏在一起或者掉落。晾曬其實是一個力氣活兒,洗衣機甩干后的床品不輕,當你曬完一百張床單,更能感受到它的重量,而且將床單在鐵架上鋪開后,需要捏住邊緣用力抻平。最難的是折疊,床單、床笠、被套、枕套、毛毯,不同的床品有各自唯一的標準疊法。
負責人簡簡教我疊過一次床單后,放心地讓我帶另一個新來的義工一起疊,結果我們疊的床單全都需要返工,她也沒責怪我們。簡簡年過五十,是個好脾氣的貴州女人,結過婚又離婚,沒有孩子,父母過世后她便來了寺里,她相信她孤獨無依是因為注定要走這條路。
寶慧把簡簡歸為“來寺里生存的人”,“管吃管住,(做滿)三個月以上的義工會有一千元的補助?!睂毣墼谝粯乔芭_做義工,我下樓收床品時常和她閑聊。她說來寺里的無外乎五種人:為了生存、為了生活、為了賺錢、為了佛教文化,還有極少一部分人把佛學當性命之學,要借助它脫離輪回苦海。
寶慧自稱不信佛,而是學佛,認同的是佛教道理。她言語穩重,熟悉后我才知道她是00后,大學剛畢業,目前是“無業游民”。她的專業是營養學,但本科學到的知識不足以讓她在畢業后成為營養師,她打算將來去學中醫。
無論是之前的打掃客房還是現在的前臺接待,寶慧對寺里的工作很積極,“平時在家不運動,在這里跟著打掃房間,出出汗挺好的。后來前臺缺人,讓我學辦理入住,學會了也懶得換了?!鼻芭_片刻離不開人,寶慧經常趕不上去齋堂吃飯,需要人幫她打飯帶回來。她為了法會而來,卻忙到沒參加過一場法事。
我替寶慧感到不值,“為什么不申請換一個崗位?忙碌的崗位應該輪流做?!睂毣鄄⒉辉谝?,“外面都是教你貪便宜,大和尚(寺里住持)說來寺廟就是來吃虧的。明著吃虧,暗著增福,我是在攢功德?!?/p>
寺廟羅漢殿里香客供奉的蓮花燈,制式不同,供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