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遭遇職業困境,怎么辦?
在人到中年之前,在把很多事情看明白之后,前瞻性地經營好自己,審時度勢地“安排”自己的后路。就如那位家具經理,兢兢業業地干好工作,既練好技術,也在外部搞好關系,如此,一旦大難臨頭,不至于山窮水盡、全無辦法。
責任編輯:陳斌
中年人上下不靠,一大憂患就是職業不穩定了。
相對而言,體制外的人,職業全周期即一輩子都在一個公司工作,一直干到退休,不容易做到。當然,女士在這個問題上要好一些,因為女性一般50歲退休(干部55歲),男性則要統一到60歲才能退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講,體制外的中年男人,背負的壓力是最大的。
有一位45歲被辭退的中年男人在網上寫下了自己的故事。他在一家家具公司里,做了20多年,從最初的ISO專員做起,一直做到中層,負責的是整個產品板塊。他是全國家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委員,設計的產品獲得過全國性的大獎,開發的產品是公司最重要、最賺錢的產品。優秀,有實力,按理說這樣的人,不用擔心失業吧?
老實說,習慣想著“我憑實力不可能失業”的人有很多,也包括我。但“事與愿違”往往概括了太多人的人生轉折敘事。這位行業翹楚和公司一位女性高管在經營理念上不合,這位高管抓住一切機會打壓他,為此不惜犧牲公司的利益。而他在人情世故上毫無還手之力,陡然跌入職業生涯的郁悶期,只好接受了n+1的補償,離開了公司。
這事說白了,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