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闖關、極限拉扯,誰是比特幣ETF獲批后的最大贏家?
法院裁定,SEC多次拒絕灰度旗下比特幣信托轉換成ETF的行為是“武斷且反復無常的”,判決SEC敗訴。被稱為加密貨幣“頭號警察”的SEC主席輸掉了關鍵一役。
“市場對比特幣現貨ETF的熱切期待,恰好說明許多年來加密資產交易市場的失敗,到頭來投資人依然指望著借助傳統金融市場來加持加密資產?!?br />
SEC對29家主流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研究顯示,虛假交易平均占總交易量的比例高達77.5%。其對157家加密交易所的分析發現,51%的日常比特幣交易量是虛假的。
責任編輯:張玥
1月11日,SEC通過了11只比特幣現貨ETF基金產品。圖為SEC大樓。視覺中國/圖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簡稱SEC)主席Gary Gensler“輸了”,在他對比特幣投下贊成票后,這場為期十年的戰斗以加密貨幣的勝利告終。
美國東部時間2024年1月11日,SEC正式通過11只比特幣現貨ETF基金產品(ETF指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又被稱為交易所交易基金),此后,投資人可以通過自己的股票經紀賬戶以購買基金份額的方式投資比特幣,而不用自己持有加密貨幣。這些基金均在美國三大交易所交易。
SEC代表了全球部分金融監管的態度,Gensler曾公開表示,加密貨幣仍在不受監管的市場上交易,價格波動劇烈,極易受到操控,他甚至稱其為“詐騙”。但日益龐大的資產規模及對其底層技術區塊鏈的應用,讓比特幣被有些人視作下一個“黃金”,一種可以對抗通脹的優質資產。
11只現貨ETF的發行方大多是知名金融機構,比如全球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之一貝萊德BlackRock、方舟投資Ark Investment、富達Fidelity等。機構背書無疑讓投資者對加密貨幣更放心,盡管欺詐丑聞、破產故事仍不時發生在這個行業。
但幾乎沒有人對這場勝利感到滿意。
加密貨幣支持者聲稱,正是對加密貨幣的嚴苛審查,造成比特幣投資供給不足、價格劇烈起伏,SEC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反對者認為,這類ETF產品通過后,將吸引到諸如養老金、共同基金等傳統投資者參與,極有可能讓背后的賬戶持有人承擔不必要的損失。
諷刺的是,加密貨幣市場在ETF上市的第二天就迎來了拋售潮,比特幣當日最高跌幅超過8%。據數據商CoinGlass測算,當天至少有10萬個比特幣賬戶爆倉。那些首日買入現貨ETF的投資者,損失普遍超過10%,這更做實了SEC的擔憂。
若從2013年市場發起第一只比特幣ETF算起,十年時間,加密貨幣才獲得在主流市場的一席之地。在最新聲明里,Gensler仍將比特幣與勒索、洗錢、恐怖主義等非法活動聯系在一起,能否讓投資者掙錢,在SEC眼中或許是次要的問題。
關鍵的判決
在SEC通過比特幣ETF上市的消息發布幾小時后,唐凱被臨時拉入一場網絡會議,會議主題是“現貨ETF通過后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一百多名參會者大多是全球加密貨幣的資深投資人和交易平臺從業者。
唐凱在半年前就預料到了如今的局面,“幣價未來上漲是肯定的,現貨ETF讓比特幣從‘草根’走進了‘主流’,算是重大利好?!碧苿P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他有些謙虛了,去年下半年,幾乎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所都在悶聲發財,唐凱任職的交易平臺在2023年最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