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聲 | 冒死吃河豚
1888年,伊藤博文下榻下關的春帆樓,偏巧風大浪高,漁夫不能出海,但首相焉能食無魚,店家冒死給他上了河豚。伊藤博文大快朵頤之余,想到了百姓,命山口縣令解除禁令,這個春帆樓便成為官許料理河豚第一家。
責任編輯:劉小磊
日本文化名人北大路魯山人(本名北大路房次郎)和他的美食著作《魯山人的餐桌》。
北大路魯山人(1883-1959)生于京都,自幼學書法、篆刻,后又學廚藝,再學陶藝,人生就有了好多塊招牌。傲岸不羈,不屬于任何組織,兩度拒絕政府認定他為“人間國寶”。理由是不論給什么勛章,要看誰給的,如果是宋徽宗那樣的人,也可以要。既然狷介,謗議亦隨之。日前有朋自遠方來,奉陪如儀,逛京都的祇園四條一帶,路遇一家美術館,名為“何必館”,展出魯山人作品,便購票參觀。有一幅雕刻在木板上的草書:“行高于人,眾必非之?!贝苏Z出自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大概魯山人借之為自己辯護吧。
我卻有點懷疑,為人這般乖僻,當美食家能顧及乃至迎合眾人的口味么?魯山人寫過一篇隨筆《河豚毒魚乎》,認為河豚是美味,找不到比它更好吃的東西。文中寫到了松尾芭蕉,說他有一首俳句,這樣的:
“噴香河豚湯,冒死吃它太荒唐,還有鯛魚嘛?!保ê与嘀漉牑猡ⅳ毪韦藷o分別)
魯山人批評:“似乎芭蕉這個人相當把常識性當作生命。他的書、他的俳句說明這一點。說什么‘冒死吃它太荒唐,還有鯛魚嘛’,聽起來鯛魚有資格成為河豚的代用品,似乎比河豚更好吃,但鯛魚終歸不能替代河豚。作為俳句可能是名作,也不過有一點調侃罷了。從鄙人等看來,芭蕉未免是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