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術,兵家必爭?丨科創要聞
無論你的關注重點是在量子戰略,還是量子鴻溝,人才和資金都是帶領人類通往這一顛覆性技術變革的關鍵。
責任編輯:黃金萍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技術的發展,早已經超越這一調侃,在2024年的第三周,它甚至還成為國際組織、研究機構和商業企業共同關注的焦點。
無論你的關注重點是在量子戰略,還是量子鴻溝,人才和資金都是帶領人類通往這一顛覆性技術變革的關鍵。
1月16日,北約公開其量子技術戰略摘要
(Summary of NATO’s Quantum Technologies Strategy),認為量子技術的新進展使得我們正在接近科技的深刻變革,而這將對經濟、安全和國防產生深遠影響。這些技術將徹底改變傳感、成像、定位、導航、通信、計算、建模、仿真和信息科學等。量子技術具有潛在的革命性和破壞性影響,會削弱聯盟的威懾和防御能力。因此,量子技術是戰略競爭的要素。
2023年11月28日,北約外長批準北約首個量子戰略目標為確保北約“量子就緒”,保護聯盟免受量子威脅。為此,北約和盟國將促進發展一個安全、有彈性和有競爭力的量子生態系統,以應對量子行業快速的技術競爭。盟國之間技術合作、信息共享,開發和部署量子技術所需的關鍵使能技術。北約將著手建立一個跨大西洋量子社區,與整個創新生態系統中的政府、行業和學術界合作。
北約和盟國將致力于為量子技術創新制定負責任的計劃,涵蓋數據隱私、國際規范、可持續性三個方面。
北約這一量子技術戰略中提到,在追求量子優勢的過程中,人才是最關鍵的資源之一,這將是決定聯盟未來在這一領域發展軌跡的關鍵因素。
如果說北約成員國主要是美國和歐洲各國,量子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時候,國際合作當然也是多多益善。
1月18日,美國白宮發布消息,美國芝加哥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簽署新的三方量子合作伙伴關系,聚焦培養量子人才,增強美日韓在新型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
不僅高校,美國科技公司也在行動。2023年12月13日,IBM公司與芝加哥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東京大學、延世大學、首爾國立大學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發量子課程資源,計劃在10年內培養4萬名量子科技人才,推動全球量子生態系統的發展。
探索量子技術的能力,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量子科技也在吸引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2024年1月16日,美國量子計算初創企業Quantinuum宣布完成3億美元融資,這一融資將其估值推升至50億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