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內卷折射的地方焦慮
在擁擠的網紅局長賽道上,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走紅。吳姣姣注意到,不少局長荒廢了賬號。那位帶著十幾號人來“亮劍”的文旅局副局長,發了十來期視頻,沒達到預期效果,加上業務工作繁忙,“沒有搞成”。
榕江曾在一年半時間內策劃過5次城市IP塑造活動,均未出圈。原因在于政府大包大攬,缺乏群眾參與,活動不具有可持續性。
文旅行業的內卷升級到城市這一量級,而這背后的資源調動,已經超出了地方文旅局的能力范圍。
責任編輯:錢煒
2023年3月18日,重慶,夜幕降臨之后,不少游客聚集在重慶大劇院外的嘉陵江江灘上,拍攝洪崖洞及城市夜景。(南方周末記者馮飛/圖)
2024年1月16日,傍晚五點多,牛志剛還沒吃午飯,在電話那頭嚼著餅干。牛志剛是山西省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我們也在努力,但不一定有潑天的富貴降到頭上”。
哈爾濱走紅后,文旅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用他的話說,“看見鄰居家的孩子考上清華,誰不想考,這時候就形成內卷?!?/p>
2024年1月9日開始,河南文旅官方短視頻賬號1天發布二三十條視頻,4天共發布106條。11日晚,山西文旅10小時發布56條視頻。1天后,河北文旅再創新高,當天更新76條。
這場地方文旅大戰,已經從最早的文旅局長親自下場,升級到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花式比拼。
至于原因,河南某地級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向南方周末記者坦言,“文旅對地方經濟的支撐能力越來越強,綜合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p>
西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教授、甘肅省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把多勛,能理解各地在經濟增長壓力之下的焦慮。但他也注意到,不少旅游目的地陷入了同質化競爭和模仿的路徑依賴,認為誰的營銷做得好,游客就買誰的賬。
“模仿的成本是最低的?!卑讯鄤渍f,文旅部門應該回歸理性的軌道,用科學發展適配消費者的需求,“要靠長紅,不是靠網紅?!?/p>
“不是來學習的,是來‘亮劍’的”
“旅游是經濟部門,首先是給人提供產品的,要在產品上下功夫,而不是在包裝和廣告上”,在2006年至2012年間擔任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旅游局局長時,邵永義很忌諱過度包裝與宣傳。
作為旅游發展相對遲緩的地區,邵永義也曾與景區負責人站到一線,拉橫幅、送小禮品歡迎游客,不過代表的是青神縣和景區,并不突出個人。
至于宣傳推廣,也是在項目打造成型后,基于旅游產品的覆蓋半徑來進行。與青神縣毗鄰的樂山市,坐落著樂山大佛和峨眉山。他解釋說,青神的旅游產品無法覆蓋四川全省,與樂山相比也沒有優勢,因此,當時他們選擇了不在四川電視臺和樂山市做宣傳,而是在離當地較近的成都的媒體上做廣告。
風向是在2020年11月變化的。
時任新疆伊犁昭蘇縣副縣長賀嬌龍因“縣里財政有限,請不起網紅”,穿上一襲紅色斗篷,在雪地中策馬奔騰,為當地拍攝旅游宣傳短視頻。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對江鎮副鎮長吳姣姣刷到了這條視頻。她意識到,公職人員可以利用短視頻做工作。
2021年,吳姣姣調任大方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她回憶說,當時以文旅局負責人身份拍攝短視頻仍然少見,在貴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