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規則遭遇中國農民:農村如何開會? “羅伯特議事規則”的南塘試驗
這個時不時冒點英文出來的“海龜”,剛開口介紹羅伯特議事規則時,就有大爺大娘一時腦子繞不過彎來,“啥規則?羅伯,蘿卜白菜?”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吳達
英國規則遭遇中國農民:農村如何開會?
自小生長在城市的袁天鵬剛到南塘村就出了洋相,他喊村民“來罐可樂”,當然沒有,這事被村民傳為笑談。
袁天鵬留學美國時,曾任阿拉斯加大學學生議會議員?;貒?,針對中國人在開會上的無能,他成立公司專門推廣源自英國議會規則的羅伯特議事規則。此次到安徽阜陽南塘村,是應南塘村興農合作社的負責人楊云標邀請。楊云標總結:農村開會難,難在三大問題。一是跑題,討論常常言不及義;二是“一言堂”,話語權多被村領導和幾個話多的人壟斷;三是野蠻爭論,抓住人家言語中的一個詞不放,甚至打起來。請來袁天鵬,就是為了讓村民們學習羅伯特議事規則,學會民主辯論與表決。
這個時不時冒點英文出來的“海龜”,剛開口介紹羅伯特議事規則時,就有大爺大娘一時腦子繞不過彎來,“啥規則?羅伯,蘿卜白菜?”
他的學員中百分之八十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一眼望去,會場里白頭一片,幾個年輕人多是協助開會的志愿者。南塘村和安徽所有農村一樣,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是老弱病殘。學習班上連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都不多,而這些年齡段的人是農村里學習能力最低、思想最保守的一群。
“南塘十三條”
第一條:會議主持人,專門負責宣布開會制度,分配發言權,提請表決,維持秩序,執行程序。但主持人在主持期不得發表意見,也不能總結別人的發言。
第二條:會議討論的內容應當是一個明確的動議:“動議,動議,就是行動的建議!”動議必須是具體的、明確的、可操作的行動建議。
第三條: 發言前要舉手,誰先舉手誰優先,但要得到主持人允許后才可以發言,發言要起立,別人發言的時候不能打斷。
第四條:盡可能對著主持人說話,不同意見者之間避免直接面對的發言。
第五條:每人每次發言時間不超過二分鐘,對同一動議發言每人不超過二次,或者大家可以現場規定。
第六條:討論問題不能跑題,主持人應該打斷跑題發言。
第七條:主持人打斷違規發言的人,被打斷的人應當中止發言。
第八條:主持人應盡可能讓意見相反的雙方輪流得到發言機會,以保持平衡。
第九條:發言人應該首先表明贊成或反對,然后說理由。
第十條:不得進行人身攻擊,只能就事論事。
第十一條:只有主持人可以提請表決,只能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