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娜:2024,遇見更好的自己 | 2024超級新年派對
誕生于1984年的初春,南方周末在2024年迎來創刊40周年。值此之際,南方周末啟動全新的新年慶典活動——超級新年派對,集合各領域杰出人物代表,通過演講分享、文藝表演、新年對談等形式,共同開啟思想盛宴。
活動中,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碩士、朗讀者、語言藝術教育者、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特約主持人董麗娜帶來分享《2024,遇見更好的自己》。
本文將分享內容輯錄如下,有部分刪節,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我們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責任人
我與南方周末同齡,今年也是步入不惑之年,這個年紀讓我們真的可以對自己的人生的道路更加的篤定,更加的淡定從容,更加放松,但是卻更加堅守自己選擇的那個方向。
很多朋友見到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說:這是一個視障人士。的確,這是我生命當中一個沒辦法去磨滅的一個標簽。但是呢,它也激發了我人生中更多的潛力,讓我可以堅持下去,可以勇敢地再堅定一點地往前走,雖然可能比身邊的你會慢一些,但是它讓我的意志會更加地堅定,讓我的內心也可以更加地安靜和純粹。
在1992年,那個時候我剛剛走進盲校。當時盲??梢蚤喿x的書籍是非常少的,只能通過盲文書籍去閱讀有限的一些內容,我記得盲校的圖書館大概有幾百冊的書籍,在盲校的這些時間,我讀完了圖書館當中所有能讀的書籍。
當時給我印象很深的一本書是《簡·愛》,這本書當中的女主角她的那種理性、獨立、冷靜等等,對于愛的執著,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它到現在在我的身上都會留有印記,我也非常感謝那一段盡管非常非常有限,但是卻依然可以閱讀的時光。
2003年,我從盲校畢業了,既然學了中醫推拿,那么要走上工作崗位去做一個真正的按摩師。
當時推拿店的那種一成不變的生活,每天都是在重復,日復一日,沒有什么變化。我說過我的人生主題是成長,如果看到自己的人生沒有變化的話,我覺得非常非常地焦灼。
20年前的社會,不像現在對于包括視障群體在內的弱勢群體有更多的包容性。我聯系了我的家鄉大連當地所有的高校,希望繼續教育或者成人教育有可能給我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我保證認真學習,我也保證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會很差,因為在盲校十幾年的學習,我的成績從來沒有低過第一名,所以我對自己有信心。但是學校的老師對我是沒有信心的,他們說抱歉,因為你是一個視障人士,我們從來沒有接收過一個視障學生,現在也沒有打算去接收你。就是這么的殘酷。
第一次踏入社會,遭受的全都是拒絕,我只能把我的業余時間奉獻給了唯一能夠找到的一個學習的機會,免費的英語的函授學習。
開始的時候身邊的同事會說你瘋了嗎?你做這個事情到底有什么價值?你學完之后可以出國嗎?你可以成為一個英語方面的專家嗎?我自己沒有去因為這樣的聲音改變,但是周圍的聲音就改變了,比如說經過幾個月之后就有幾位同事找到我說:你這個英語學習在哪申請的呀,我們也想申請一下。
又過了幾個月之后,我發現這些同事又在一起聊天,我就很好奇,我說,你們作業都寫完了嗎?她們說,沒有,我們覺得太難了,我們不學了,但是我們支持你,你要能堅持下去的話,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從此以后,我身邊的領導、同事,給我提供合適的環境支持我學習,還會鼓勵我。
這個事情給我上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的一課,它告訴我:永遠不要從眾,永遠要想好自己需要走的路,自己想做的事情,要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因為我們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責任人。
與播音主持結緣
在2006年的時候,終于有一個機會來到北京開始學習播音主持,這也是在搜索了好多的信息之后看到北京的一個公益機構可以為視障人士提供學習的機會,這是我第一次聽說,播音主持可以和視障發生關聯,我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踏上了來北京的列車。
非常地幸運,在第一堂播音主持課上,我就深深地被語言藝術所吸引,也得到了專家老師們很好的反饋。
從2006年與播音主持,與語言藝術結緣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20年的時間,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盡管這個過程也不易,最開始的時候,我只上了十天的培訓的課程,想進一步進修沒有機會,因為那時候的高考不接納視障的學生;想走進工作崗位也沒有機會,因為電臺、電視臺不需要一個視障者做播音員。
在2011年的時候,我有幸走進了中傳的繼續教育學院,學習了播音主持相關的課程,當時想拿到本科學歷,就需要跟所有的同學一起參加北京地區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不出意料,我還是被拒絕了,拒絕的原因依然是沒有先例。但是這次我不想選擇接受,之前拒絕我,我無話可說,因為對于我所學的那個專業我沒有把握,我沒有機會學完它,接觸它。但是這一次是我學完了播音主持專業,只是差一個考試,被拒絕的話,我會覺得很不甘。后來經過反復的溝通,也經過媒體,包括整個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最后教育考試院允許我參加北京地區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并且所有的視障人士都可以在北京地區參加自考,不會有任何的限制。
教育考試院的領導后來跟我溝通:我們之所以拒絕是因為,是一種慣性的思維,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就會覺得它一定困難重重,一旦我們去跟社會很好地溝通,很好地解釋,就會發現當大家真的了解了,真的理解了之后,一定會改變。
默默耕耘,與時光同行
在2019年的時候,我報名參加了研究生的考試,當時我有穩定的工作,在做播音主持培訓以及央廣的一些主持的工作。因為我對播音主持有著深深的熱愛,我特別希望能夠在這個專業走得更遠一些,能夠學習得更加系統。
還有我特別向往融合教育的課堂,沒有走進大學校園是我心中的一個永遠抹不掉的遺憾,我覺得一定要去試一試,不管人生到了什么階段,“凡事皆有可能”,雖然那個時候我真的已經不太年輕了,跟我同屆的學生相比,比他們大十幾歲,非常幸運地第一次就被中傳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錄取為全日制的學碩。這是我人生當中的一個新的起點。讓我可以在摯愛的專業,在摯愛的校園當中去度過一段非常非常美妙的充實的時光。
2023年,我從中傳畢業了,這三年對我來說是充實而緊張的,把我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聽課,奉獻給了讀文獻、寫論文、去創作等等。三年的時光過得很快,但是我覺得收獲是巨大的,在去年6月份的時候,站在畢業典禮的發言臺上,真的是感慨萬千,那個發言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任何的流量,任何的熱點其實很快就會過去,更多的時候是你與時光同行,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前行,等待著有一天你可以踏上一個新的臺階。
感謝每一位朋友的關注,每一位朋友都是極真誠地在奉獻著,這樣一種包容,這樣一份鼓勵,所以這是我前行的動力和給我無限溫暖的力量,在2024年的時候我會繼續帶著大家的祝福前行,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希望能夠創作出更好的、更多的作品與大家分享。
愿我們永遠熱淚盈眶,永遠精神煥發,永遠在路上。
更多精彩視頻將同步在南方周末App、微信視頻號、微博、抖音號發布,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