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擬聘教師公示親屬或師生關系:“舉賢不避親與徒”怎么看? | 快評
這則新聞既是一個檢視高校聘任制度是否符合程序正義的契機,也足以讓外界反思“學術近親繁殖”的可能危害。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一則“高校招聘公示關系”的新聞引發關注。1月18-24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水資源與環境學院就8名2024年教師崗招聘初試通過人員予以公示。在此次公示的名單中,姬韜韜的博士后合作導師蔣小偉是水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邢世平的博士生導師郭華明為水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擬聘為教師的張博愛奇,父親則是學校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張壽庭。
新聞傳出之后,輿論場對此看法不一。有網友認為,公示名單上清清楚楚地寫明了有哪些人與本校教職工有親屬或是師生關系,這是“舉賢不避親”的好事,應當予以肯定;也有聲音認為,名單公示也不能打消外界的質疑,尤其是那三個擬聘教師里有兩個分別是院長/副院長的學生,還有一個更是與學校處長是父子至親,無法保證招錄過程中沒有照顧,也不好保證今后在學校里是否會有優待。
這個新聞與近年來屢屢傳出的“藝人考編爭議”“央企國企近親屬應聘爭議”有一定的類似之處,因此值得予以進一步辨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