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才可任國企法定代表人,浦東推開“制度型開放”大門
當下最為重要的是吸引外資,深度融入國際市場,“以開放保改革”。
探索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的“離岸支點”機制,“‘離岸支點’這個提法前所未有,也是科技創新制度型開放邁出的最大一步?!?br />
支持外籍人才擔任上海自貿區及臨港新片區、張江科學城的事業單位、國企法定代表人。取得永久居留權的外籍科學家在浦東可領銜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或擔任新型研發機構法定代表人。
以往,外匯政策或多或少影響跨國企業落戶上海,在這方面進行制度突破是提升全球資源配置的關鍵。
責任編輯:張玥
探索新型浦東模式是浦東的生命力之所在。視覺中國/圖
浦東迎來了新一輪的改革開放?2024年1月22日,在社交媒體、自媒體上,人們情緒興奮。興奮的來源是,當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下文簡稱“綜改方案”)。
這份篇幅長達7600字的方案,核心就在于“制度型開放”,它被認為是給浦東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的“施工圖”。
綜改方案分為七個部分,涉及23條具體舉措,涵蓋市場規則體系、科技創新體系、人才發展體制、政府職能轉變、城市建設治理等方面。
它明確了兩大階段目標:至“十四五”(2021年-2025年)期末,制度創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一批標志性改革成果在面上得到推廣;到2027年,基本完成試點任務,制度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重要示范引領。
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浦東綜合改革試點的牽頭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和上海市、浦東新區,統籌推動綜合改革試點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當下最為重要的是吸引外資”
“對比深圳綜改方案來說,上海更為全面。上一次浦東開放是制造業開放,引進外資、技術和人才,這次側重于更高水平的制度開放?!鄙虾I缈圃貉芯繂T、原副院長何建華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何建華看來,由于當下經濟全球化正朝著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加上疫情后中國經濟面臨較大壓力,當下最為重要的是吸引外資,深度融入國際市場,“以開放保改革”。
“實現更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要與真正的高手過招?!焙谓ㄈA表示,浦東開放以來,就是面向西方發達國家,吸引西方國家資本。破解當前的經貿關系,鞏固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貿關系是浦東的責任。
對接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是浦東綜改方案試點“制度型開放”的核心要義之一。
國務院曾在2023年6月11日和11月26日先后印發了《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均表示要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臨港-華東理工大學自貿區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彭德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以往提到“規則、規制、標準、管理”等制度型開放時,用的是“穩步擴大”,這次用的卻是“率先推進”,體現了浦東先行先試的特殊要求,就是要浦東走在前面。
在放寬市場限制方面,綜改方案給出了兩大試點領域:電信服務和醫療健康。
彭德雷表示,當年中國入世談判時,在服務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