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曠野中,只選一條道路的人

直播行業里,每天的新人多如雨后春筍,紅海競爭中,少有人能永立潮頭,但迄今為止,張大仙仿佛是那個珍貴的例外。

2023年,游戲主播張大仙久違地迎來了一段休息時間。

提及休息的日子,“無聊”成為他最高頻的形容詞?!懊刻斐粤怂?,醒了就看一下動漫,但這樣挺無聊的?!睊暝?、困頓,他感到強烈的不適,也曾試圖說服自己:“要不就這么退休得了?”但很快又自我否定,“太無聊了,退休我也不知道要干嘛,想去玩也不知道要玩啥?!?/p>

一個月后,他終于認清現實,“這樣不行”。他不是那種能閑得住的人,一定得找點事干。

過去七年多里,他幾乎全年無休,每年的直播時長超過一千小時,日均直播四個小時以上。他對直播內容的嚴苛近乎成為執念。不直播的時候,他依然時刻處在內容輸出與輸入的狀態。

最初,《王者榮耀》作為新生的手游代表時,張大仙也還在做著自己的游戲節目編導。彼時,沒有人會料想到,《王者榮耀》即將開啟并引領新的風潮,成為很多人玩的第一款有電競屬性的游戲。天地廣闊,平等地賦予了每個人大展拳腳的可能。一批批熱血的年輕人曾站上風口,在《王者榮耀》的巨輪上,順水行舟,不斷向前。

當然,中途離場的主播也不少。潮起潮落,人來人往,主播們的座次幾經變化,張大仙始終站在船頭。

社交平臺上充滿了對張大仙的討論,他們爭論“張大仙的好脾氣是不是裝出來的”,也討論“張大仙如此努力背后,是不是藏著對失去《王者榮耀》一哥的焦慮”。對于這些聲音,張大仙從不解釋太多。

在大眾眼里,每個頂流主播都謎團遍布。直到休息那段時間,張大仙才有時間解開自己身上的謎團,嘗試思考這個問題:張大仙如何成為張大仙?

躬逢其盛

太陽照耀著大地,綠色的樹葉從樹枝上噴涌而出,就像電影鏡頭中迅速生長的一切一樣。熟悉的信念回到了我的心,夏天來了,新的生活開始了?!读瞬黄鸬纳w茨比》

或許,張大仙的出現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傳奇。他的游戲技巧、能力素養,他的說話方式甚至外貌,他的情緒穩定、正能量,最大程度上滿足了游戲直播的期待點,恰到好處地熨帖著這一切。從來沒有什么一夜成名的故事,不過是一千夜的努力有了幸運的結果。

1月21日,《王者榮耀》抖音直播全面開放的當晚,在一眾“開飯開飯”的彈幕中,張大仙終于在自己的抖音直播間正式開啟了《王者榮耀》的首播。標注著“新人”標簽的直播間開播短短1分鐘,在線觀眾就沖到10萬以上,8分鐘拿下全站人氣榜第一,10分鐘內點贊破億。一聲“Timi”的響起,無疑契合并凝聚了來自各方的期待,數據是最好的彰顯熱度的方式。

最終,本次直播點贊量超10億,累計觀看人次超過4700萬。截止至撰稿時,張大仙抖音個人號粉絲已經超過5300萬,數量遠超其在原平臺沉淀多年的2917.1萬。

張大仙抖音賬號數據

不直播的日子里,張大仙也沒停下對《王者榮耀》的關注——自成為《王者榮耀》游戲主播,他始終將《王者榮耀》作為自己生活與工作的全部重心。研究有關《王者榮耀》的一切,似乎成了他的一種本能。他會跟著《王者榮耀》的傳播節點走,跟著新英雄、新皮膚、版本更迭后的英雄梯度變化,構思新版本的新玩法。跟著“版本”走,總沒錯。

2016年10月28日,《王者榮耀》游戲迎來一周年紀念日,官方宣布游戲玩家數量突破兩億。與此同時,第一支職業戰隊的出現,也讓《王者榮耀》電競開始萌芽。隨著《王者榮耀》爆發式的玩家增長,張大仙有了第一個10萬粉絲。他截圖發了條朋友圈,“只發圖不說騷話,解鎖成就?!?/p>

從第一個10萬到第二個10萬,他用了20天。兩個月后,他更是成為百萬量級的主播。

七年間,有些認知從未改變,有些變得更加深刻。直播數據從來都不是張大仙在意的事情,不同于電商直播邏輯,他把自己的工作定義為細水長流的“陪伴”。強烈的分享欲是他作為內容創作者自始至終的核心邏輯,他不愿意做一個公式化的游戲介紹員。他認為自己不過是躬逢其盛,將自己的成功更多地歸因于幸運——是多種因素加持帶來的紅利,讓他撞上了時代的風口。

他也剛好接住了這一切。歷經了多次職業生涯的切換和重啟后,他越發堅定了在人生曠野中只選擇“主播”這一條軌道的信念。一款游戲得以長青,需要持續為玩家提供優質內容。對于主播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內容為王”永不過時?!皬倪@個賽道殺出來的人要比較純粹,沒有雜念?!?/p>

純粹的人

目標從來就不遙遠,一步步,一天天。只管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給時間?!娨晞 斗被ā?/em>

能一直留在“巨輪”之上并與王者共赴榮耀,在主播的江湖較量中保持勝利者的姿態,時代始終好像更偏愛純粹的人。

張大仙便是這樣的人——無計劃,無目的,所有行為依靠純粹的熱愛驅動。幾千萬的粉絲背后好像意味著更光鮮更精彩的人生,但某種意義上,他的生活也比大多數人乏味、無聊。盡管他并不覺得。在這種單一又重復的生活里,他每天都會因為來自直播間那一頭不同的用戶反饋而充滿新奇。在這個熟悉的場域中,他把每天發生的新故事稱為“挑戰”。

穩定直播的時候,張大仙已經形成了極精確的、晝夜顛倒的生物鐘。他一般中午十二點到兩點間醒來,下午到晚上七點半直播前的時間用來配音、檢查內容、文案,流連于每個視頻的評論區。下播后,復盤這一場直播的觀眾反饋,一不小心就到了凌晨兩三點。餓了就點個夜宵,看看劇,再到凌晨五六點睡去。

這就是張大仙全部的生活常態,以24小時為期,圍繞著《王者榮耀》,周而復始,永不停歇地轉動。

對張大仙來說,他的日常穿梭于兩個世界。直播間喧囂、熱鬧,而線下的他日復一日地獨處。直播間里的張大仙是個隨和的人,怎么著都行。他苛刻和精細的要求幾乎都體現在家里。除了工作的出差,他幾乎不出門,也不出去旅游度假。在家里,每天穿的都是短袖,對他而言,北京似乎只有夏天。

椅子高度要恰到好處,得是一個最適合能夠一目十行看到彈幕內容的高度;音響的音量要精準,稍大一點就容易有回音;客廳要改造得寬敞一點,不直播的很多時候,他就喜歡拿著手機在家里轉來轉去,之前家里客廳太小,不夠他走的。每天直播能坐5個小時,但白天又仿佛換了個人格——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也沒什么明確的目的,但就是坐不住,朋友去他家聊天或者談業務,他也是坐不了兩分鐘就要站起來晃晃,還要一邊抬手按住朋友,跟人家解釋,“你坐著,你坐著,我這是有病,我站著跟你說就行?!?/p>

張大仙給粉絲展示減肥成果

張大仙沒做過MBTI測試,直播間的氛圍永遠“騷話滿滿”“嗨翻天”,但他的朋友認為他絕對是個“I”人。私下里,他講話沉穩,宅到極點,不過也愛笑、赤誠、孩子氣,會在每一次線下活動之前瘋狂突擊減肥,也毫不諱言自己有時也會羨慕北京土著房東手里的鑰匙串和自己試圖培養釣魚愛好卻從來釣不上來的失落。有時候有點拖延癥,明明已經坐在直播前,卻不打開攝像頭,粉絲們稱他“七點半左右直播,但從來不左,基本都右”,而他在此刻窺屏看看大家都在聊什么,享受這一點隱秘的愉悅感。

作為最早的一批手游主播、最早一批《王者榮耀》主播,他自認并不具備足夠敏銳長遠的前瞻性。

出于熱愛,他曾在2013年WCG比賽中獲得了四強的成績——看起來可觀,他卻突然清醒地意識到,自己頂多算個游戲高手,而不是頂尖的天才型選手?!疤熨x決定了你能不能在職業這條路上走,我明顯感覺我走不通職業這條路?!闭J識到這個事實的那一刻,他不免有些失落,“但不影響我的熱愛”。

他想,要不干脆先入行幕后,從了解制作流程開始,“別橫沖直撞了”。2016年,他做起了游戲節目編導。彼時,《王者榮耀》直播是最新穎的模式,新穎到鮮為人知,它最初掀起的水花也不大。

因為公司的業務發展使然,張大仙第一次接觸到《王者榮耀》。他無意中發現,具有豐富游戲經驗的自己,對于MOBA類游戲的核心機制和打法太熟悉了,做《王者榮耀》的教學簡直信手拈來。最初他還在做著“老本行”,剪輯《王者榮耀》的教學視頻,但只能一周一更。

他很快意識到,制作周期太長了,效率跟不上。他索性開了個直播,一邊打一邊解說,一邊贏一邊和觀眾嘮嗑這事兒對張大仙來說出奇的簡單。

張大仙不是個有儀式感的人,諸多看似重要的時間節點他都不記得,更不會專門慶?!热绲谝淮沃辈ナ窃谀囊惶?,比如主播生涯中每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里程碑時刻。很多時候,僅有互聯網替他記得,并且還能尋覓到一些當年曾留下的零星的數字遺跡。

但他清楚地記得,自己的第一場直播,共有9個人進入了直播間。那天,有個人在彈幕中問他,“你是做(王者教學)視頻的那個嗎?”過往,他發布過一些內容,而這是第一次,在宏大龐雜的互聯網信息海洋里,他在直播間以另一種方式真切地收到了另一端的反饋,像是一個遙遠而美好的信號回聲。

他做出肯定的回答并問對方:“你想看(我打)什么?”對方打出了一個英雄名字,于是他就這樣用這個英雄給9個人進行點對點的教學,播了整場。

那個英雄是李白,那場直播結束后,他擁有了9個粉絲?!翱赡芤彩且驗樗麊柫宋乙蛔?,我回了他一嘴,種下了一顆種子?!痹趯儆凇皬埓笙伞钡墓适吕?,這是一篇無比理想、夢幻到甚至有些不真實的序章。用他的話說,好像是一種“宿命感”。

以“努力”為名

每當你要批評別人,要記住,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你擁有的優勢?!读瞬黄鸬纳w茨比》

第一次線下活動時,看到臺下很多熾烈的等待他的眼神,張大仙真正地有了一種“火了”的實感。從小到大,他從來都不夠優秀,永遠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初中還不錯的表現護送著張大仙一路升到了重點高中的重點班。甚至讀初二年級時,課余時間,張大仙曾代表省里參加了NOC大賽(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捧了個二等獎回來,到了高中,“里面那些兄弟真的太會學了”,“卷”得他有點難受,他無法在一個高壓的氛圍之下仍然保持很好的學習興趣和狀態。全高中一千多人,他老是在三五百名晃悠。老師有時也會苦口婆心地提醒他,“200名就是生死大限”,掉出了年級前200,不應該是這個班學生的水平。

父母工作忙,不怎么過多地在學習上管控和干涉他,也對他將來要考怎樣的學校、成為怎樣的人并沒有過太高的期許。周末的時間是張大仙少有的放松,不過他也足夠自律,考得好一點,才會去玩游戲娛樂下;考得差,他自己就會老實地靜下心來學習。

在世紀之初的大眾文化語境中,游戲一直被污名化。張大仙羞于提及自己最終500多分的高考成績,但他不吝于表達對一路以來遇到的老師的感恩——他們都在用自己恰到好處的方式,對他進行正確的教誨和引導,讓他不至于偏離軌道“長歪”,卻也沒有矯枉過正。

當年學習上沒“卷”的那些日子,全轉移到了做主播之后的每一天。在張大仙印象里,曾有一位頭部主播,一個假期沒播,再復播時,人氣有了明顯下降。這在他的心里又打下了一個烙印,讓他得以觀照自身:“主播好像就應該是天天播的”,并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貫徹了這個原則。

“我父母是做零售批發生意的,365天不休息”,從小看著父母輩的勤勤懇懇,潛移默化之下,張大仙從來不覺得工作是一件痛苦的差事。在他潛意識里,不休息也是正常的,從前做欄目策劃時,經常只在沙發瞇一會兒就算睡了。有時為了趕進度,他恨不能天天住在公司。別人周末放假,但張大仙永遠在“拼”,永遠精力旺盛,也永遠能迅速回血。

努力和堅持的饋贈很快得以兌現。那一年的十一黃金周,很多大主播都出去度假了,他依然堅持每天上播,許多游戲玩家涌向了他的直播間。張大仙的直播有趣,又一直“在場”,一個假期過后,整個平臺的游戲格局發生了變化,他躍升至了平臺主播第一。張大仙對外一直保持謙遜,“《王者榮耀》成就了我,它需要有人為玩家提供優質內容,我恰好能做這件事?!?/p>

因為高超的技術實力,張大仙也有了平臺“第一騷仙”的光榮稱號,后來他又被官方公認為“國服第一露娜”。

張大仙與露娜

而在大家口口相傳的《王者榮耀》的游戲主播江湖排行榜里,他逐漸被更多人認可,被稱為“王者一哥”。盡管張大仙從來不接這個茬,他更喜歡大家叫他“王者一胖”,符合他的“噸位”,“有點那個意思”。細數過去的幾年,他幾乎雷打不動地每天出現在直播間,偶有因為其他工作無法開播的,也會專門向大家請假。平臺過渡期間,他圍繞著《王者榮耀》做內容創作,自媒體矩陣做得風生水起。

盡管一路輾轉,但很多人仍然把張大仙的名字和《王者榮耀》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他事無巨細,鉆研游戲版本、英雄、輸出技巧,堅持每天直播和粉絲互動,輕巧接住的那個梗、好像永遠抖不完的包袱是天賦,也是因游戲而生發的熱愛。當天賦迎面撞擊了情感與熱愛,便能撬動起《王者榮耀》流量之后的巨大杠桿,成為業內傳奇。

正向循環

御劍乘風來,除魔天地間。有酒樂逍遙,無酒我亦癲。一飲盡江河,再飲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劍仙?!断蓜ζ鎮b傳·酒劍仙》

張大仙從直播行業野蠻生長的初期階段而來。資本瘋狂布局和貨幣涌動的浪潮中,一時泥沙俱下。彼時,關于主播們的負面信息和報道層出不窮,他沒有把直播的事主動告訴家里人,“感覺我頂著主播兩個字就沒有那么正義跟陽光?!?/p>

他期望著有一天,直播能夠成為一份被認可、摒棄了有色眼鏡的職業,他憋著一口氣,約束自身,“不希望哪一天我同學看到我在做直播,會認為這是一件很low的事情?!焙芏嘀鞑ビ龅讲唤o力的隊友時,都忍不住會罵咧咧,憤怒仿佛也成了直播間一時能夠引起共鳴和互動的情緒高潮。但張大仙從來都不會宣泄不滿,而是以打趣化解——也許正是這一點,讓他聲名鵲起。

但這也意味著,很快瞞不住家里了。有一次,不玩游戲的表哥和同事一起出差坐高鐵,旁邊的同事正好在看他的直播,聽到耳熟的聲音,表哥湊近一看:“誒?這不是我弟嗎?”

張大仙這個ID來源于《仙劍奇俠傳》的酒劍仙,這個人物角色太吸引他了——武功高,教李逍遙御劍術,形象帥氣,愛恨分明。于是他給自己起了“張大仙”的名字,還仿著酒劍仙的人物詩“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劍仙”給自己的口號改成了“千局樂不疲,唯我張大仙”,后來前半句又被觀眾改成了“千局尿不?!?。

很多梗來源于他和粉絲的互動,比如“尿王”就是粉絲們給他起的無數綽號之一。他總是樂呵呵地應承下來,在直播間遇到互相甩梗的粉絲,兩個人一起抖機靈、相互博弈,構建了與“仙友”們之間的獨特語境。這讓張大仙覺得快樂,也成為他覺得“直播效果很好”的最高評判標準。每天的復盤里,只有想到“有幾個橋段我挺喜歡的”,他才會覺得滿足,會為自己的某一個操作或者拋出的梗沾沾自喜,要是發現了和他想到一塊去的網友就覺得無比興奮,睡得超級踏實。但如果一天的直播沒有什么特別的記憶點,他就會覺得“今天一般”,會心中有愧,輾轉反側,“恨不得爬起來再直播一下”。

張大仙五千萬粉絲達成的紀念

遠離直播這片“江湖”中的一切紛爭,永遠只和自己的內容較真——如果說最開始一波流量的到來,是源于張大仙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對于市場用戶注意力的爭奪,那么真正讓“流量”變為“留量”的,則是以“高素質”為代表的個人魅力,是他操作犀利、言語風趣的內核。他如同直播行業中的一股清流,靜水流深。他從未想過,人們對于游戲主播的要求和審美,某種程度上被他塑造了。

在知乎話題“怎么評價《王者榮耀》主播張大仙?”中,有位網友寫道,“無論是哪個后來者,張都是他們無法超越的一座大山……張大仙就是那種即便不是他的粉絲,也會覺得他很順眼的一類人?!?/p>

張大仙從不想居功自己影響了行業。但贊美如潮洶涌而至,他作為標桿承載了行業內外有關于“完美主播”的想象。他想,或許“影響行業”從來不是說“需要去做一個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來讓行業怎么怎么樣,而是更多地從自身出發。你就堅持你所想的。做得很好,然后其他人看到了,他就自然而然被你影響了”。

“陪伴”的意義

有一次,我們夢見大家都是不相識的。

我們醒了,卻知道我們原是相親愛的?!讹w鳥集》

張大仙最近聽身邊人講起朋友的故事。一個在英國出生長大的中國人,不懂中文,但前段時間就靠著每天看他的直播熬過了很長一段生病的日子。他起初以為是個段子,追問“真的假的?他都聽不懂中文怎么看?”對方告訴他:“用翻譯軟件翻譯過來看?!?/p>

這些事情他都是后來才知道。但直播卻在那一刻有了具象化的意義。事實上,很多粉絲都是如此。游戲玩家和忠實粉絲看大仙的直播,都會跟著他走。他去哪個平臺,粉絲也會跟著遷徙。每天晚上,一部分粉絲會慣例打開直播,但不會緊緊盯著直播間,把他的聲音當做自己日常生活的背景聲,或者當成一個電子榨菜?!八麄兙陀X得,有一個人在旁邊絮絮叨叨挺好的?!?/p>

在直播間閑聊的時候,他問:“你們真的把我這當電臺了?”很多人說“是的”,還有人揶揄他說:“賊好睡覺?!?/p>

直播到現在,不少玩家質疑他“變菜了”,他曾經嘻嘻哈哈地回復:“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你們變強了?”采訪中再次面對提問,他開玩笑說:“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對著我使勁揍?!钡终嬲\地回顧了自己的心態轉變歷程。

做主播初期,他也曾慣性認為游戲主播一定得是天下無敵,是玩這款游戲玩得最好的那個。那時,年輕氣盛卻也意氣風發,他確實遇到誰都不怕、都能贏。后來,涌入游戲的新生代也能玩得很好,甚至比他更好。他不再執著于要比拼,要超過其他人,而選擇開始更多地專注自己。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隨著他接觸到更廣闊的舞臺,他對這個職業進行了一次全新的審視。他開始意識到,主播其實是一個情緒價值提供者?!邦^部主播更注重的應該是怎么通過彈幕無縫地和觀眾互動,怎么樣能夠照顧到每個觀眾的情緒,讓直播間的每個人更開心?!?/p>

直播間像是一個小小的社群和共同體,在主播和粉絲之間構建了虛擬的人際交往空間,每個人真實且同步地存在。大家在這里聚集和互動,重建聯結,擁有陪伴與慰藉。通過《王者榮耀》這個載體,他可以與這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里有共同話題的人相連。有了《王者榮耀》的情感羈絆,小小的屏幕超越地域與身份,每一個現實里原子化的個體得以在此刻共享相同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獲得歸屬感。

張大仙COS高漸離

他不再刻意地追求游戲技術上的修煉,而在更多細節之處下起了功夫。他每天花大量時間走遍自己所有平臺的評論區,在B站看直播切片下的玩家留言,在社交媒體上搜索自己,在觀眾的反饋中思考、磨煉、優化,通過收集玩家反饋來調整直播內容;他嘗試改變自己說話的腔調和氣口;怕觀眾拋出來的問題和梗會接不住,他給自己從找梗到實踐,反復訓練,全方位地去感受自己每晚的“舞臺”,觀察直播間的氛圍,關心今天的包袱有沒有響。當他發現參加線下活動會讓自己的體力和情緒急速消耗后,他推掉了大部分能推的日程,在直播以外的其他時間里開啟“省電模式”,保證自己直播時能有最佳的狀態。

除了直播的“放電”過程之外,只有彈幕和評論區是他的“充電站”。他也曾在配音演員的紀錄片中為自己的做法找到了“盟友”,“情緒是有限的,要盡量避免心情的大起大落,配音演員也是只有配音的時候特別有感情,特別細膩?!敝辈サ臅r間一到,他腦子里的那個開關就自動打開了,情緒狀態會自動調整為最豐沛飽滿的峰值。

一些攻擊的聲音他會去聽,但他不會與人交流,更愿意自己琢磨和消化,想通了,就把它編成段子,在直播間里和大家敞開了聊。他極少外露自己的負面情緒,遭到誤解,受了委屈,總是以沉默應對,選擇把一切交給時間?!霸僭趺床婚_心的事情,晚上19:30鬧鐘一響,就像上了根弦一樣?!睂儆谒麄€人的所有念頭,都會在這一刻讓位于直播。

他不是有計劃性的人,腦子里只有未來24小時以內的工作,眼里只能顧得上當下那一場——上播-下播-復盤-準備直播。除了直播,張大仙很少有自己的生活,但30歲那天,他把生日愿望許給了粉絲,希望他們每一個人都能過得很好。他希望每一個來到直播間的人,都是“在各自的領域發光,在閑暇之余或者是壓力比較大的時候來看一場直播,覺得有個樂呵,然后繼續每天前行工作”。

這是他覺得和大家見面時最好的意義。

海水變藍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端疂G傳》

2018年,張大仙曾專門去拜訪行業前輩,并收獲了影響他至今的寶貴一課。那是一個分水嶺,如果說在那之前,他還有一些迷茫、雜念、飄飄然。那么在那之后,他開始變得下沉,將自己放低,他開始思考換個城市生活的問題。

在武漢時,偶爾外出吃飯時被粉絲認出來,他會享受這種狀態,會在吹捧之中逐漸迷失自我。他決定搬到北京,縱然當時他已經是行業頭部主播,擁有了可觀的年收入。但這些浮名浮利,在偌大的北京,好像就不值一提了,在張大仙看來,“北京高人遍地,我沒有任何特別”。

“其實你正在做的事情比較‘反人性’,但是你擁有了這么多,你就應該承受這一切。你需要埋頭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鼻拜呍嬲]他,“享受生活不是你該做的事情?!?/p>

這番話像是一個“照妖鏡”,讓他內里曾自省過的慚穢更加無處遁形,也敲碎了他有關生活與自我形象的濾鏡,將他對未來的期待與認知觀念重塑。

在張大仙看來,《王者榮耀》作為一款誕生八年的國民游戲,陪伴著用戶一起成長,也承載了很多用戶美好的記憶點,每每打開游戲,聽到音樂,看到畫面,很多與朋友一起的游戲記憶便會閃回。而他作為主播,想把自己的直播內容做好帶給大家。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和情感反饋,始終被排在張大仙價值序列中的首位。八年間,很多粉絲從學生到成為職場人,從通過直播間的屏幕觀看到與張大仙在同一個舞臺相遇,雙向奔赴的故事永遠在發生。

張大仙點贊粉絲的考學喜訊

直播行業里,每天的新人多如雨后春筍,紅海競爭中,少有人能永立潮頭,但迄今為止,張大仙仿佛是那個珍貴的例外。他已經成為當下人們在《王者榮耀》游戲中的“最大公約數”,在相當廣泛的領域中滿足著大多數觀眾的需求。而他持續驅動著自己,樂此不疲,仍然和大家每一天“有約在仙,不見不散”。

他說起自己的媽媽,明明早就該退休養老,卻依然閑不下來,非要去找個工作,現在每天在隔壁小學管理后廚。對此他哭笑不得,但事實上,他也一樣。對職業的責任感和熱愛讓他的疲憊好像永遠只停留在生理上,卻沒有在心理上有過倦怠。他時常會想起前輩的那堂課,“你這個職業就是個運動員,運動員得了第一就不訓練了嗎?”

七年過去,當熱血敘事的主題曲響起,他在激昂的旋律里揮了揮手,仿佛看到了25歲那年的自己,也看到那些夢想在蓬勃生長。那一年曾模糊的愿景與未來,而今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海水終于變藍。

(專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