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貼錢的戲班、不收費的學校、不漲價的餐廳:請珍惜人間煙火里的小小善意

冬日的暖陽里,河北省威縣固獻鎮馮莊村,時敬華的小院里傳來隱隱的亂彈唱腔。年近六旬的老太太穿著全套行頭,手執長槍上下翻飛,就像過去40年里,她站在戲臺上時一樣。

然而年華老去,曾經“武功”出眾的刀馬旦,現如今已很難完成一些高難度的動作。比如威縣亂彈特色的“32刀”——用時敬華的說法,這是只有她和她兄弟傳承下來的看家本領——“現在做不出來了”。

院子里站滿了四五歲到十四五歲的孩子,大約二十多人。時敬華一遍遍演示,時不時停下來,講解唱腔與動作,以及威縣亂彈的歷史,當然也有自己年輕時拜師學藝、走鄉跨縣、搭臺唱戲的故事。

孩子幾乎全部來自村里,從2017年開始,時敬華開設了“有賞”學戲的公益培訓班,不僅免費,還提供零食和奶等營養品,優秀學員每季度甚至能得到500至1000元不等的“獎學金”。

時敬華和老伴算過,一年下來,這個培訓班會耗費他們大約一萬元錢,而要算上他們召集劇團排練和義務演出產生的開銷,一年超過三萬元。而這兩位農民,所有的收入來源,就是家里的十畝地,以及在外打工的子女給的養老錢。

威縣亂彈傳承人時敬華給學生們傳授亂彈曲藝(圖/新華社)

和很多地方戲曲一樣,曾經紅火的威縣亂彈,已經走到了失傳的邊緣。作為傳承人,時敬華不想看到祖祖輩輩的心血與熱愛,消亡在自己手里。

為了保護和發揚威縣亂彈,時敬華在2017年成立了威縣樂民亂彈藝術有限公司,經營范圍為“文藝演出”——但近7年過去,公司幾乎沒有營收,只是在不斷向外虧錢。

這是一家奇怪的企業,一間奇怪的小店,而它背后,是質樸到不能再質樸的心愿與夢想。

在民間,這樣的小店并不少見。它們像一個個自發的、不求回報的公益項目,往往為了一個微小的善意而存在。無數的小店和無數微小的愿景,像是時代的耳語,匯聚起宏大的夢想,也在呼喚更多的助力。

它們是“糟糕”的生意,它們是好樣的小店。

背水一戰的“執念”

簡而言之,時敬華非常缺錢,而她想守護的威縣亂彈,既缺錢,又缺人。

這個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劇種,歷史綿長、聲腔獨特、劇目豐富、表演粗獷,被稱為戲曲研究的“活化石”。2008年,威縣亂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時敬華是威縣“亂彈世家”的第四代傳人,也是威縣亂彈的省級非遺傳承人。

皺紋早已爬上額頭,她仍能清晰記得小時候,亂彈在當地的盛況?!凹t白喜事,收獲季節,都要搭臺唱戲,熱鬧得很?!倍聦嵣?,在清末民初時,亂彈戲班甚至一度名震京津,連演三月,一票難求。

時敬華自幼學藝,14歲登臺,四十余年來義務演出13000余場,培養了一百余名亂彈從業人員。她參演的亂彈戲曲多次登上當地電視臺,獲獎頗豐,她的事跡也多次被當地媒體報道——然而,這一切似乎都無法阻止亂彈的衰微。

時敬華的丈夫回憶說,1990年代,隨著電視的普及,亂彈在周邊鄉村的市場逐漸萎縮,“來請亂彈演出的人越來越少”。如今,時敬華的亂彈劇團,幾乎只能以義演的形式,把戲送到觀眾面前。與之相伴的,是全縣亂彈演員的青黃不接、日漸凋零?!拔覀儸F在劇團里的演員、樂師,大多是老年人,往往年紀比我還大?!睍r敬華說,有的師傅,去年還在演出,今年就不行了。

而時敬華夫婦的態度,卻從未變過?!安话褋y彈傳承下去,我對不起老祖宗?!彼f,自己正在豁出一切,去做這件事,“不但要傳承下去,而且還要多教徒弟,報效國家,為國立功”。

威縣亂彈傳承人時敬華給學生們傳授亂彈曲藝(圖/新華社)

與此同時,在千里之外甘肅張掖的民樂縣,年輕的農村媽媽趙燕同樣在經歷一場毫無退路的“戰事”。時敬華想要保護一個劇種的明天,趙燕則正在保護一百多個自閉癥及其他殘疾兒童,其中包括她自己的兒子。

趙燕的生活曾經平淡而美滿。公婆在老家務農,她和丈夫在縣城經營一家小餐館。直到2011年,他們第一個孩子樂樂,在4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癥。小家庭的天瞬間塌了,經過漫長的求醫問藥,醫生給出了“無法治愈”的結論。趙燕感到自己的心碎了,但看著熟睡的孩子,她還是下定決心:“我一定要讓我的孩子有尊嚴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p>

2013年起,一連三年,趙燕帶著樂樂在蘭州一家特殊教育學校求學。經過專業的訓練和堅持,樂樂的常規認知、語言、生活自理能力都得到了改進和提高。但省城相對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讓趙燕的家庭難以為繼?!耙俏覀兛h也有這樣一所學校,費用會少很多,而且也能使更多像樂樂這樣的孩子受到較好的教育?!彼龥Q定在民樂縣辦一所特殊學校,而且,不收學費。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和樂樂在蘭州,一年要花掉二三十萬,我把這筆錢花在自己的學校,就能負擔起其他孩子的費用?!壁w燕回憶說,“為了讓這些殘障孩子能有一個康復的機會,使他們能和普通的孩子一樣生存、生活,也為了讓像我一樣曾經絕望無助的殘障孩子的家長看到一縷希望,哪怕再苦再難再累,我也要把學校辦起來!”

趙燕明白,自己將為這個心愿付出多少代價。事實上,民間自發的微小公益,往往都源于發起者,最真摯的執念。

民樂縣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創辦人趙燕給孩子們上課(受訪者供圖/圖)

在湖南邵陽,年過七旬的林生麗,正在冬日的雨水里,按部就班地運營著她的小餐館,也倔強地守護著她給自己的承諾。凱陽餐館,已經經營了28年,中間只漲過一次價。如今,這里的“基礎款”米粉只要2.5元一碗,自助午餐6元一位。一切的出發點,只在林奶奶年少時的心愿:“讓所有人,能夠吃飽,吃好?!薄澳菚r候條件太苦了,就想吃一碗粉,也吃不上。而看看周圍的農民,過得比我們更苦?!彼貞浾f,自己就是在那時許下心愿,將來一定要開一家小店,用最便宜的價格,讓所有人都能好好地吃上一頓飯。為此,她在三十多歲時主動辭去了單位的工作,遠赴外地打工?!傲粼趩挝焕镆粋€月工資61元,而出去能掙800元”。直到1995年,41歲的林生麗攢了四萬元錢,終于回到邵陽,開起了自己的餐廳。當時,她給米粉的定價是兩元錢一碗,為的就是讓周圍社區里的低收入群體,“能下得起館子”。

傾其所有的“戰事”

每天凌晨三點半,林奶奶都會準時起床,開始準備一天的活計,燉高湯、炒臊子……

大約5點,員工們也會陸續到來,小小的凱陽餐館,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6點40,餐館準時開門,此時不少老顧客已經排起了隊。

林奶奶說,“老奶奶近三十年堅持低價餐飲服務低收入群體”的事跡在近幾年被多次宣傳,最終在去年的某一天,引爆了社交媒體?!澳且惶?,突然來了很多很多人,隊伍從店里排到了大馬路上,有人甚至排了半個多小時還沒輪到?!绷帜棠陶f,那天,米粉的銷量從原本的一天兩百多碗,一下子飆升到六百碗,現在,則穩定在約五百碗。為了減少客人排隊的時間,原本已經“退居二線”負責收銀等工作的林奶奶,決定重返一線?!拔沂帜_很快的?!彼院赖貜娬{,“現在客人最多只要排兩三分鐘的隊?!?/p>

事實上,這樣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每一個環節,都要經過精心地計算和磨合。

1995年,凱陽餐館剛開張時,為了測算毛利,林奶奶把每道工序都反復演練測算,最終算出,一碗米粉的平均毛利,大約在3毛7分錢。

這是一個脆弱的平衡點,高了,違背初心;低了,無法繼續。事實上,盡管一直顧客盈門,但林奶奶并沒賺到多少錢,相反,碰到周邊的五保戶來用餐,她時不時就免單、加量,親手打破自己苦心測算的平衡點;而在過去三年里,餐館差點倒閉,她甚至要用丈夫的退休金來支付員工的薪水。對此,林奶奶很樂觀:“我現在每月的退休金有2700元,我丈夫有6000元,無論如何,都有一份讓餐館繼續開下去的保障?!比羰遣宛^略有盈余,也主要用于補貼兩位從一開始就跟著她打拼的員工大姐,“那么多年了,她們也不容易”。

同時,凱陽餐館也是社區服務站點,環衛工人、外賣小哥可以到林奶奶的店鋪里打開水、熱飯、休息。盡可能地為街坊們提供幫助,成了這間小店的宗旨,不知不覺間,小店也早已與林奶奶的人生,融為一體。

凱陽餐館店主林生麗忙碌的工作中(受訪者供圖/圖)

而在威縣,時敬華也早已把整個人生,獻給了亂彈。

為了挖掘和保護再現失傳已久的經典劇目《河東路》,時敬華夫婦用了整整八年時間,在外走訪了上百個村、鎮,詢問亂彈二十余位老藝人,把《河東路》的人物、詞句、唱腔、動作一點點挖掘出來。

他們幾乎掏空家底,甚至不惜貸款,在邢臺、邯鄲買衣、買相、買彩和道具,帶領河北威縣樂民亂彈藝術有限公司全體演員,經過兩年的排練、整理,成功“復活”了《河東路》,并在4年時間里免費義演了兩百余場。

與此同時,通過與校園的聯動,亂彈也在一點點觸及年輕人的世界。時敬華的“有賞”亂彈公益培訓班,堅持在每周末開課教授亂彈基本功,不僅在五年里吸引了八十多名學員,還收了12名徒弟。

“學習戲曲對年輕人來說是門‘苦差事’,不僅需要扎實的基本功,還需要更多的熱情和耐心,給他們一定的獎勵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睍r敬華說,她還以師帶徒的形式進校園進行展演,并邀請中小學生到亂彈藝術展館來參觀,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們親自體驗亂彈、了解亂彈,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孩子們學習亂彈的興趣。 

對時敬華和亂彈來說,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她傾其所有。對趙燕來說,同樣如此。

2015年10月,趙燕一手創辦的民樂縣智博特殊教育學校終于開學了。此時,她幾乎已經家徒四壁,全家只能靠著丈夫在外攬點小活掙錢過日子。

趙燕忘不了開學第一天:十個孩子,有的孩子亂跑亂跳亂叫,有的孩子大小便不知道叫人,還有的孩子呆呆地縮在墻角……這些不幸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更加不幸的故事——有的家庭因為孩子的出生支離破碎;有的孩子父母本來就是殘疾人,根本無力顧及殘障孩子;還有的家庭,為了給孩子治病,全家債臺高筑,一貧如洗……

這也堅定了她一定要把這間免費的特殊學校,一直辦下去的決心。

善意的“最后一公里”

趙燕成功了。

經過為期三個月的訓練,有的孩子可以完整地背出《三字經》《弟子規》;有的孩子可以跟著音樂舞蹈;見人就躲的孩子可以主動跟人打招呼,甚至能夠在舞臺上表演……這讓趙燕無比欣慰。

而隨著辦學事跡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張掖市和民樂縣相關部門及一些社會愛心人士都給了趙燕很大的支持。2018年初,學校搬入了民樂縣殘疾人康復中心,不僅解決了房租和老師工資社保的問題,還擁有了多種專業康復設備的多個功能室,學員數量增加到160名,按照特教機構師生配比1:4的比例,教師團隊也由8名增加到23名?!澳悴恢?,原來有這么多需要幫助的特殊人群,就在我們身邊”。

與此同時,趙燕還接手了當地的特殊人士就業項目,成立了愛心超市和手工福利社,幫助成年的特殊人士尋找自強自立、融入社會的機會。趙燕說,這很難,但她不會放棄,因為這是她一輩子要做下去的事。

智博特殊教育培訓中心“憨兒愛心超市”殘疾人就業首創試點項目(受訪者供圖/圖)

時敬華同樣感受到了暖意。她的幾名徒弟,已經達到了登臺表演的水平,她的兒孫們,也培養起了“傳承人”的自豪與責任感。而只有兩歲的小孫子,在一次亂彈課堂上,自說自話卻有模有樣地打起鼓來,更讓老兩口激動得老淚縱橫,感嘆薪火不滅。

更重要的是,隨著孩子們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重新認識威縣亂彈。而時敬華近兩年在短視頻媒體上,也收獲了上萬的粉絲?!坝袝r候會教他們唱和演,有時候會給他們講講亂彈的歷史,直播間里,很熱鬧的?!?/p>

而林奶奶的凱陽餐館,同樣紅紅火火。

林奶奶說,街坊們總是讓她很感動。有一年,她為了省房租,從街道上的店鋪搬到了后巷,“結果那些老客們自發上街幫我宣傳,‘要吃小林米粉的到后面來哦’”。有一位阿爾茨海默病的客人,什么都記不清了,卻記得來餐館的路,記得要點一碗米粉?!?008年,大冰凍,物價飛漲,我不得已漲了唯一一次價,但心里一直過意不去,可身邊的客人那么多年來卻總是不停勸我,你漲價吧,漲價吧?!绷帜棠陶f,還有很多素昧平生的社會人士,也會跑來店里,想要捐款捐物,但都被她婉拒了,“我不需要,但心里還是會很暖”。

善意的種子,正在不同的角落里倔強地生根發芽。而善意,也需要不斷的呼應和回響、幫助與扶持。


中國1億多個體工商戶,對應著無數的“小店”,參與著每個社區、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它們是生活與商業的“最后一公里”,它們是堅守與傳承的“最后一公里”,同樣也是善意與公益的“最后一公里”。

關注小店,就能窺見人間冷暖;幫助小店,則是在呵護人間煙火氣質里,最質樸的善意。

商業的力量,也在參與其中。近日,南方周末聯合信也科技|拍拍貸發起了“好樣的小店”公益助力計劃,通過多元的方式,去呼應更多林生麗、時敬華、趙燕那樣的默默堅守的人,也去幫助他們身后小小的事業。根據計劃,截至2024年末,“好樣的小店”將聯動相關組織及單位,助力不少于50家小店的經營、成長。

給善意一個支點,也許可以讓一件善事更持久,讓一群好人更暖心。比如,在杭州,“好樣的小店”為拍拍貸用戶經營的老年食堂進行了主題改造,通過為食堂進行空間整理和適老化改造,以及贊助社區下午茶計劃,既滿足了店主對小店轉型為老人們的復合社交空間的需求,也為社區內的老人帶來了更陽光的生活。在上海,他們通過內部的大型募捐與義賣活動,為中國第一家O2O慈善商店“善淘Buy42”提供助力,而“善淘”不僅會將義賣善款專項用于幫扶社區困難群體,其本身也有超過53%的員工為特殊人士。在福州,他們聯合了一家每周五為老人提供義剪服務的理發店,在春節前,為老人家們提供額外的免費新春照活動。

助力方式從資金支持、推廣宣傳、店面改造到資質申請,不一而足。每家小店的需求與難處各不相同,“好樣的小店”則盡可能地為他們量身定做合適的助力方式,為小店分擔公益成本。

作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小微個體一直是信也科技關注與支持的重點人群,信也科技2023年Q3財報顯示,他們當季共服務約44.8萬小微用戶和個體工商戶,促成貸款共123億元。除了“好樣的小店”公益助力計劃外,他們也推出了各項助力小微發展的公益行動。2022年,信也科技|拍拍貸攜手國家舉重隊發起“億元免息貸款”活動,累計為1.1萬戶小微企業和農戶免息發放貸款額超過1.2 億元人民幣,力挺小微發展、鄉村振興;同年,他們又發起“你好小店”公益活動,支持小微小店發展,助力消費幫扶,共吸引超9000 萬人次關注,超58.78萬次互動點贊。2023年信也科技與中國國家舉重隊還聯合舉辦了公益助農直播活動,拉動直播參與農戶的農產品銷量。

每一個龐大的數字,都由無數微不足道的善舉匯聚而成。每一點平凡的微光背后,都有著最鮮活的生命,最動人的故事。而這也是一家金融企業,對自身社會責任的探索與踐行。

如今,趙燕的兒子樂樂已經16歲了,可以自己吃飯、穿衣服、干家務、坐公交,和家人語言交流也很順暢。2019年,趙燕和丈夫又擁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和新的歡聲笑語。

時敬華和老伴依舊奔波著演出和教戲,他們希望威縣亂彈能夠完整地傳承下去,并被再次發揚光大。像“32刀”這樣的絕技,一刀也不能丟。

林奶奶正在面臨越來越多關于“尾聲”的討論。在回歸家庭的呼聲和照常煮好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中,她選擇了后者。

她說自己身體仍然健朗,干起活來手腳麻利,只是每晚必須強迫自己9點收工睡覺。為了節約時間,她就睡在店鋪樓上?!爸灰屛宜瘔?小時,早上起來又是戰斗狀態!”

這是無數間好樣的小店,也是無數個好樣的人。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