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鳳翔看東坡:“蘇賢良”從此踏上仕途

陳希亮在官邸建成凌虛臺,讓蘇軾為他寫一篇記。蘇軾從建筑難以永存,說到人事的得失同樣來去迅疾,若有人想以高臺夸耀于世且自得自滿,那就錯了?!吧w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臺之存亡也?!?br />
陳知府興致勃勃壘起一座高臺,取了一個美名,依照慣例或者情商高一點,不是應該順勢贊美其德政與雅趣嗎?你卻通篇都在說,臺子要塌,人事易衰,是不是太不討喜了?

陳希亮居然相當有度量,對《凌虛臺記》一字未改,交付刻石立碑。

責任編輯:楊嘉敏

眼淚汪汪去上任

蘇軾登高站立,一動不動,看著弟弟漸行漸遠。后者穿行于起伏的坡壟,黑帽子在樹干、枯枝間時隱時現。深冬的日色雖然稀薄,但映照著地上的雪泥,竟也射得眼光稍微迷亂。蘇軾并未喝酒,卻有點神思恍惚,空空落落。凜冽寒氣將他浸得渾身冰涼,鼻子發酸,想到弟弟穿得不厚,卻要騎著瘦馬整天趕路,更添不忍。

童仆看得莫名其妙:主人明明是去做官,為啥子滿臉悲傷?

這是仁宗嘉祐六年(1061)十一月十九日。蘇軾從開封赴任鳳翔,蘇轍(子由)一路相送,今天兩人在鄭州西門外攜手話別,互道珍重。一個月后蘇軾將滿25歲,此前20多年,他與弟弟幾乎形影不離。既然踏上仕途,此后就可能聚少離多:“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p>

嘉祐元年(1056),大蘇小蘇赴京應試經過澠池縣,曾經借宿僧舍,在老僧奉閑的墻壁上題詩。如今蘇軾再過澠池,奉閑已經去世。蘇轍寫來《懷澠池寄子瞻兄》,蘇軾和詩一首: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和子由澠池懷舊》

此詩風致秀逸,前半段最為人嘆賞。都說蘇詩善于譬喻,能道出人之所未道,這一特點他年輕時便已顯現。雪泥鴻爪的比喻既新巧別致,又有視覺上的輕盈感,也與當時情景無縫銜接。未來的不確定性讓詩人隱約不安,但他流溢更多的還是達觀與通透,覺得世事變幻莫測屬于常態,故不必介意各種偶然。

當然,青年蘇軾根本不曉得前路將何等陡峭、兇險——比較起來,“往日崎嶇”簡直不值一提。

為母親守喪期滿回到京城后,蘇軾嘉祐五年被任命為河南府福昌縣主簿,未赴任。歐陽修保舉他應試制科,次年八月蘇軾應試,入第三等,被授職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公事,簡稱簽判。制科三等的待遇等同狀元。

鳳翔府轄寶雞等十縣,蘇軾十二月十四日抵達府治天興縣(今鳳翔),次日上任。簽判協助知府、通判處理政務,分管州府的公文書信等,類似秘書長。

東湖南門外的鳳儀門牌樓  攝影 盧向前

鳳翔東湖南門外的鳳儀門牌樓  攝影 盧向前

雍城(今鳳翔)是秦國定都時間最長的都城,歷時近300年。孫儷主演的電視劇《羋月傳》,演繹秦惠文王至昭襄王那段故事。算起來,羋八子(宣太后)活躍的時候,國都從雍城遷走才幾十年。

杜甫756年被叛軍俘虜,押往長安。次年夏天他逃脫羈押,去朝見肅宗,被授為左拾遺,地點就在鳳翔。其《述懷》詩“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即寫這一段。

安史之亂爆發后,太子李亨至德元載(756)七月在靈武登基,是為肅宗,后遷往雍縣。次年他改雍縣為鳳翔縣。

晚唐、北宋至金初,鳳翔府治天興縣。金中期到清代,鳳翔府下轄寶雞、岐山等眾多州縣,府治均在鳳翔縣。1938年設立的鳳翔專員公署治所仍在鳳翔,1941年專員公署遷往寶雞,轄鳳翔縣。2021年鳳翔成為寶雞市鳳翔區。

喜出望外逛東湖

東湖公園有三道大門,北門最古老,南門最新也最軒敞,門前廣場堪稱遼闊,諸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