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瘋狂抽幀,李安瘋狂補幀”,說的是什么?
《繁花》熱播后仍有余溫。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出現了一批模仿《繁花》影像的網友自創短片,都標榜自己用“抽幀”技法拍出了王家衛風格。這其實是以訛傳訛。
降格加印和慢門拍攝;只有一個機位拍攝;大面積暗影;慢動作,大廣角;旁白加字幕卡串聯故事線……這一套組合拳,才系統地構成了王氏風格。
藝術沒有標準答案,但王家衛的技術卻有密碼。
我們來細細拆解。
王家衛的技術密碼
1642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射手隊出資,請畫家倫勃朗創作一幅群像。倫勃朗接下訂單,畫出名作《夜巡》。驗貨后,雇主們卻紛紛給出差評,尤其針對畫面上大面積的暗部和戲劇性的光影,認為這是“矯揉造作的幽暗畫作”。
(荷蘭畫家倫勃朗作品《夜巡》)
《繁花》剛播出時,也收到過類似評價。只是后續隨著劇情走高,女性角色個個出彩,這樣的聲音弱了下來。反正藝術也沒有標準答案,但王家衛的技術卻有密碼。我們細細來拆解:
1.布光:《繁花》的布光與普通電視劇的大白光有很大不同。對于光線,王家衛追求的是疏影橫斜的幽微之感,而非雄雞唱白的一覽無遺?!斗被ā返漠嬅婀獗群艽?,有大面積的陰影,設置光位時也用到了前面提到的倫勃朗光。
對于布光這件事,打亮只是基礎,更深的功力在于藏,如何進行遮擋、如何控制暗部才是關鍵。有了合適的明暗對比,畫面才會更有層次、更加立體。
2.單機位拍攝:相對于單機位拍攝而言,多機位拍攝能夠顯著地提高拍攝效率,英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曾說,只要給他足夠多的機位,再大的戰爭場面,他也能在半天拍完,但是在謀求效率的同時,必然有些機位的條件要次一些。
而采用單機位拍攝時,導演可以精心設計每一個鏡頭,對構圖、光線、演員走位、攝影機運動有更精細的控制,保證每次拍攝時用到的都是現場最佳的那個機位,這也是為什么王家衛的鏡頭中女演員們都如此光彩迷人。
(電視劇《繁花》劇照)
3.前景遮擋:“秘則為花,無秘則無花”,猶抱琵琶才能引人遐想無限,前景遮擋就是實現此法之道。運用斑駁陸離的前景,將主角置于前后景之間,既是一種夢幻氛圍的營造,又可以制造出一種窺探的視角,讓觀者產生身臨其境之感。
有時我們還會看到演員多重身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