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報社2023年度表彰會:砥礪前行,共創未來

站在創刊四十年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思考未來,全面專業化是南周可持續發展之基,也是未來之路;堅持“南周氣質、南周品質”,就是既對標自我,又突破自我。

責任編輯:譚暢

南方周末報社員工合影。(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南方周末報社員工合影。(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2024年2月1日下午,南方周末報社2023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在廣州舉行。會上頒發了十佳員工、年度新聞、年度創新案例、年度優秀智庫產品、年度融合獎等獎項,以表彰優秀、鼓勵先進。

在確定與不確定并存、困難與挑戰并存的2023年,南方周末報社全體員工砥礪前行、勇攀高峰,產出一批新聞佳作,縱深推進媒體融合,創新開拓產業空間,全年收入和利潤雙雙創下近十年來新高。

2024年,南方周末迎來不困、不惑、不憂、不懼的四十歲,南方人物周刊也迎來正青春的創刊二十周年。四十是新的起點,不惑是永恒追求,正如南方周末2024新年獻詞所言:“惑與不惑永遠在刷新邊界,行動是穿越的唯一途徑?!?/p>

“十佳”與南周共同成長

“十佳員工”名單,在總結表彰會上揭曉,他們是特稿工作室資深記者蘇有鵬、社會新聞部資深編輯譚暢、出版工作室美術編輯梁淑怡、南方人物周刊資深記者楊楠、深圳運營部客戶總監廖穎、華北區域中心客戶總監于琦、品牌中心高級項目經理魏運星、全媒體服務中心資深項目經理梁穎健、數媒工場會員及社群部副總監邵瑞兒、辦公室人力資源專員陳燕明。

再過10天,就是《南方周末》創刊四十周年的正日子。譚暢在獲獎感言中說,“對于一家立志辦百年大報的媒體而言,40歲正年輕。作為一個幸運的年輕人,我愿與南周一起成長”。

廖穎在2023年個人簽約超過2000萬元,再一次超越自我,刷新南方周末個人年度銷售紀錄。她的成長,就是南方周末經營系統成功轉型的集中反映。

入職五年的楊楠,在2023年不斷突破自己,從土敘地震到河北洪水,從陳佩斯、王兵到金馬影帝吳慷仁,她用實際行動詮釋入職時的誓言:“做個強壯的青年人,保持在場,不斷記錄?!?/p>

南方周末報社領導班子成員與“十佳員工”合影。(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南方周末報社領導班子成員與“十佳員工”合影。(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大獎花落誰家

多個重磅獎項,在總結表彰會上出爐。

米哈游《原神》非遺紀錄片整合營銷項目榮獲創新案例一等獎。這一紀錄片展現了以非遺技藝復刻游戲中的角色與場景,得到客戶與市場的高度認可,入選國務院新聞辦、網信辦和廣電總局聯合指導的“新時代?新影像”中外聯合創作計劃優秀提案。

聶陽欣獲評南方人物周刊年度記者,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觀察報告(2003-2023)榮獲優秀智庫產品獎一等獎,“南周在場”系列直播獲選年度融合獎一等獎。

多篇作品獲得南方周末新聞獎,這些不斷涌現的優秀作品展現了南方周末多年如一的對高品質內容的執著追求。

會議現場。(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會議現場。(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秉承“南周雙質”,推進融合一體化發展

總結表彰會上,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社長、副總編輯,南方周末報社黨委書記、主編,南方人物周刊主編王巍表示,2023年是南方周末報社繼續提質增效、碩果累累的一年,涌現出許多新聞獎作品,傳播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產生78件流量過千萬作品,其中14件流量過億;報紙收訂量逆勢較上年增長10%,南周付費會員數累計達36萬+,網絡傳播端再添一座百萬級平臺。

站在創刊四十年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思考未來,王巍稱,南周用連續六年的較快速增長證明,全面專業化是自我可持續發展之基,也是未來之路;堅持“南周氣質、南周品質”,就是既對標自我,又突破自我。今年及今后一段時期,南周要保持戰略定力,繼續提高專業化水平,進一步秉承“南周雙質”,推進融合一體化發展。

南方周末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姚偉新表示,2023年,報社實現總收入2.22億元、總利潤1121萬元,雙雙創出近十年來新高,分別較上年增長14%、6%。接下來,報社經營系統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以強化服務能力建設為核心,不斷加固競爭壁壘和護城河,為報社融合發展提供支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