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喊話:中國的大國聲音
周小川改革世界貨幣體系并沒有作為提案交給G20大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周小川以激進方式提出這個問題,眼下的切實目的更在于在世界金融組織中謀求更大的發言權。
周小川以激進方式提出這個問題,眼下的切實目的更在于在世界金融組織中謀求更大的發言權
4月2日倫敦G20金融峰會召開在即,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網站連續拋出3篇文章,提出要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超主權儲備貨幣,在國際社會一石激起千層浪。
3月23日周小川在央行網站上發表第一篇文章《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他在文章中提出,國際儲備貨幣應該“幣值穩定、供應有序、總量可調”,明確表達了中國對美國貨幣政策的憂慮與不滿。
3月18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宣布,將在未來6個月內買進高達3000億美元的國債,23日美國財政部又公布了對銀行“毒資產”處理計劃,進一步為美元注水,強化了美元加速貶值的預期。
正是美國這一系列舉動引發中國的強烈反應。中國是美國第一大債權國,擁有近1萬4000億的美元資產,占整體外匯儲備1萬9500億美元的70%,持有高達7274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美元貶值,中國外匯儲備痛徹心扉。許多其他持有巨額美元儲備的國家,比如日本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周小川的文章提出,當前,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計價結算大部分都集中于美元,美元是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截至2007年底,美元外匯儲備仍占63.9%。當一些國家儲蓄增加時,如表現為美元外匯儲備,就不可避免地使資金流向美國。“全球外匯資產過度集中于單一貨幣,容易出現事與愿違的異?,F象。”
但是,儲備貨幣易幟絕非易事,建立超主權貨幣更是難上加難。
現在世界上唯一的超主權貨幣就是歐元(ECU),歐元在1979年被作為一種記賬單位創造出來,遲遲到1991年才具體安排了歐元的實施時間表,再到1998年實際的運作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創造出來20年之后,歐洲各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努力協調并花費巨額資金才使其真正流通。
這些因素中國的央行行長周小川豈能不知?
在承認建立超主權儲備貨幣是一個短期無法實現的目標之際,周小川具體提出要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以增加人民幣的發言權,SDR又稱“紙黃金”。
哪怕對于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特別提款權”也不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它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69年9月創設的一種記賬單位,最初與美元等值,含金量為0.888671克,1980年代開始,改用美元、德國馬克、英鎊、法國法郎和日元五種貨幣定值。特別提款權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目前主要用于給IMF與其成員國之間的交易記賬。
這些周小川也不可能不知道,因此他的用意就頗值得玩味了。
為應對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二十大國集團(G20)決定于4月2日在倫敦召開峰會。準備到場唱主角的歐美列強各自開出了拯救世界經濟的藥方,美國強調當務之急是以最大力度拿出重振經濟的方案,歐盟高喊要確立金融市場管理的新制度,中國則抨擊現有的世界貨幣體系。外界認為,這是G20金融峰會前,相關各國所持立場的提前表態。峰會極可能上演“貨幣戰爭”,進行激烈的貨幣博弈。
世界對美元的怨言由來已久,比如這次以非常貨幣方式對美元注入流動性,世界貨幣體系單一以美元為儲備和結算貨幣,可說是風險極大。
重構世界金融秩序和貨幣體系,是這20年一直都有的聲音。與以往不同的是,貨幣體系角力背后有著各國復雜的政治力量消長。目前,這個變化最重要的就是中國越來越朝著大國方向靠攏。
英國《經濟學家》的文章說,如今的地緣政治是兩極事務,只有美國和中國夠得上分量。這樣,在倫敦召開的不是G20會議,而是G2峰會。G20是一個機會,給予中國比在G7和G8這些小俱樂部中所能獲得的更大的全球決策權。
美國和歐盟方面則各以強硬和委婉方式,拒絕周小川提議。奧巴馬稱美元異常堅挺,仍然深得投資者信任,沒必要設立新的全球貨幣。歐盟貿易總司司長大衛·歐沙律文則說周小川的“想法有趣、大膽,但要付諸現實卻非朝夕之功” 。
其實,據了解,周小川改革世界貨幣體系并沒有作為提案交給G20大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周小川以激進方式提出這個問題,眼下的切實目的更在于在世界金融組織中謀求更大的發言權。
據悉,根據目前IMF的結構,中國只有3.66%的投票權,而德國是6%,英國4.9%,歐盟成員一共有32%的份額,美國占17%,印度1.9%。
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認為,IMF這個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早已過時。“中國目前的投票權同比利時和荷蘭相當?,F在讓我們清醒地面對21世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