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齡化、年輕人不愿種地,“誰來種地”難題求解

種糧收益不斷收窄抑制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2012-2021年,稻谷、小麥和玉米三大主糧平均成本增長14.87%。2021年三大主糧每公斤平均出售價格較2012年僅增長7.21%。

孔祥智介紹,中國在農業現代化道路探索中,發現規模經營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走土地流轉的規?;洜I;另一條腿走社會化服務的規?;洜I。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23年10月,河南省安陽市一位村民正在夕陽下播種小麥。視覺中國圖

2023年10月,河南省安陽市一位村民正在夕陽下播種小麥。視覺中國圖

近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網站發布文章《關于“誰來種地”重大問題的調研報告》(以下簡稱“調研報告”),該調研報告針對陜西省土地耕種現狀是什么、為什么年輕人不愿意種地,以及如何吸引各類主體人群種地等三個板塊,深度分析導致“耕地撂荒”“種地勞動力老齡化”的多方面原因,并為政府部門應如何支農提出多項措施,引發網友關注。

“(調研報告)寫得非??陀^,其他省份也差不多是這樣?!敝袊嗣翊髮W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也關注到這份調研報告,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年輕人不種地”是研究農業領域的共識,“(種地)養不活人,只能出去(打工)”。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據他觀察,青年人普遍外出打工,如今大多是六七十歲的人在種地,“如果年紀大的人有一天不在了,那誰來種地?”

2024年1月19日,南方周末記者聯系到該報告第一作者,對方以“不方便”婉拒受訪。南方周末記者檢索相關研究論文,發現此前已有多篇類似論文發表,系統化闡述當今種地的現狀,并對未來“誰來種地”的問題提出多項支農策略。

2024年2月3日,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2024年1月1日)》公布。文件首先強調,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要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的同時也增強調控能力、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并聚焦解決“誰來種地”問題,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和標準體系建設,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農民老齡化不可避免

在中國,“誰來種地”是一個長期問題。在農業稅條例廢止之前,有的農戶甚至會拋棄土地,躲避交稅。2004年,國家實行稅費改革,農業稅全面取消。

“以前農民是不得不種地,但在農業稅取消后,他們開始搶地種?!崩顕榻榻B,2017年,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自此之后,中國農業的生產力及生產條件有了較大提升,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顯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